已故着名画家陆俨少,(曾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浙江美术学院教授、浙江画院院长),说过:“山水画章法,首先要取势。取势之法先要抓住重点······,形象化一点,可用五个字来说明”。位于五字之首,是个之字。即之字形,用“之”字形来取势。本人又将其读解为“S”形,正“S”、反“S”都行。南通、扬州等地传统树桩盆中的两弯半,类似这一形式。立軸竖式布局的山水盆景,没左右舒展空间反映山脉脉络走势、走向,只能采取山脊的脊樑走势、走向来体现。在采用“之”字形取势中,可用正“之”字,或反“之”字,亦即正“S”或反“S”形,这是创作中比较常用的布局方法。本盆山水盆景主峰山脊,从右方最高处向左倾斜,山脊再由左向右转移,不断递减至盆面呈“S’’形。在临水处向左添设一平台,增加底部稳定和整体平衡。 中国汉字造型有个特点,像“川”“三”这些汉字,基本上由竖横撇捺组成,山水画中的竖由山来体现,横则常采用留白手法表现雾气白云,可增添山势画面的灵动感,上世纪的一九六四年秋,因工作需要赴广西睦南关(又改称友谊关),休息日去凭祥要走几里山路,早晨,在延绵不断清晰可见可山头的山腰下,与远处稻田的相逢处,一条白色雾气飘带,横桓在稻田和山脚之间,慢慢不断漂移、延绵数里。山头时隐时现,非常美,至今印象极深。山水画中将这一自然现象用留白手法表现横桓的雾云。山水盆景中要体现横的感觉,主要靠设置平台,平台一般设置在主峰山头以下,不宜过多。山水盆景中平台的设置能给人一种可玩、可游,可居,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想象空间。 在大型竖式布局的板式山水盆景中,(如40×60CM)种植一些绿色植物是完全可以的,要与山的体量相协调,掌握好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这一基本常识,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这符合一般常识及透视学科。上世纪一九八五年春,常州画家陈小春,在给上海盆景协会第一批新学员上山水盆景课时讲到:在山水盆景山上栽树,宜小不宜大,建议用小叶半子莲代树,(一种小草)近大远小,低大高小。 该盆山水盆景,在临水处的亲水平台上,设置两人相逢,取名“虞山访友”虞山在江苏常熟,近本人故乡无锡。 诗题: 年少一别各东西,白发两鬓回故里; 青山绿水似曾识,独留乡音点点稀。 陆云龙 2015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