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月,从武当归来后不久,妻便有孕在身了。一方面,是忐忑不安地等待新生命的诞生,另一方面,也要陪伴和打发孕期的时光,《盛世龙脉》便是在此期间孕育而成的。 说起武当,已经是第三次造访了。前两次,是探访旧友,也是为了领略其深厚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环境。在武当成为道家圣地之前,这里就有了尹喜、孙思邈、李时珍、陈抟、张三丰等人的足迹,在道家的七十二福地之中,武当山彪炳史册,它隶属于大巴山脉,周围群峰拱立,气势磅礴,是典型的火形山,“武当”二字,便是取“非真武不得当之”的意思。这里的“真武”,指的是真武大帝,其原始图腾是龟和蛇的组合,也就是中国四大神兽中的玄武,北方的守护神。 熟悉历史的人大约都知道,武当山的建筑格局和历史地位,是在明代被推到顶峰的。朱元璋当年建立大明王朝之后,屡次诏见张三丰未果,深以为憾,此事自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他的四儿子朱棣。而等到朱棣登位之后,便修建了武当九宫八观等建筑群,纪念张三丰的遇真宫也是其中之一。另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是,朱棣当年是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帜,从他的侄儿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手中夺走皇位的。 旧的政权刚被推翻,新的政权尚未巩固,特别是朱棣登基之后,诛杀了以方孝孺、黄子澄、齐泰为首的一帮旧臣元老,以瓜蔓抄、诛十族的政策血洗京师,很是叫人齿寒,这也给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留下了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不过朱棣是个聪明人,懂得恩威并施的道理,一方面,他用杀戮来打压那些胆敢支持建文帝,反对他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懂得安抚人心,大力发展经济文化,编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浚通大运河,迁都北京,北伐蒙古等等举措,都是在永乐时期完成的。 《盛世龙脉》的历史背景,便是在永乐十年展开的。那时候,朱棣在全国的政权已经巩固,不过他的侄儿建文帝焚宫之后,下落不明,始终是他的一块心病。此外,民间依然有建文帝和他的旧臣四处出没的传闻。因此,朱棣迫切需要社会舆论站到他的这一边,而用敕建武当来控制舆论,便可以达到其目的。 武当山既是道家圣地,也是真武大帝的道场,而朱棣在兴起“靖难之役”的时候,也曾多次说自己得到“真武大帝的护佑”,才兴起仁义之师,清君侧,除奸恶的。朱棣此举无非是为了师出有名,把从侄儿手中夺位变成光明正大的“圣战”,而后来敕建武当,把武当尊为众山之首,其历史地位甚至超过了五岳,也是为了达到神权和皇权的统一。 朱棣希望借助真武大帝的神威,以求达到控制、监视南方的目的。而真武大帝当年托生为净乐国太子,在武当山悟道出家,最终重登天位的故事,也迎合了朱棣历经苦难,最终登上权力高峰的人生履历。可以说,在巩固皇权的同时,朱棣本人也被真武大帝的故事深深地打动过。 最初让朱棣起心动念,决定敕建武当的武当道士,除了张三丰之外,便是供奉榔梅仙果的李素希,再后来,又有了奉旨勘测地形地貌的孙碧云。这两位道士,在武当山的历史和道教历史上,功不可没。同样的,他们也跟张三丰、丘处机等道士一样,在履行自己职责的同时,一向主张“爱民止杀”才是“天下太和”之道,我的故事便是由这里展开,其中涉及太子争位、倭寇之患、唐赛儿起义,东厂喋血,寻找建文帝等等,而这一切的线索,又以敕建武当为主线和中轴线,武当主体建筑群完工之后,《盛世龙脉》中的人物也来了一次身体和精神上的洗礼。 武当建筑群在明代敕建初期,便出现了人流穿云裂石,接踵摩肩的盛况。把全国二十万军民聚集在武当,大兴土木,就好比把大型交响乐团的成员聚集在舞台上一样,需要统筹安排,合理调度指挥。在敕建武当的工匠之中,就有石匠、铁匠、锡匠、木匠、油墨匠,搭台匠等三十余个工种。这些工种之间要做到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就需要朱棣钦点的隆平候张信和驸马爷沐昕来督工。 在我创作小说的时候,参阅的资料表明,敕建武当虽说是个庞大、系统的工程,实施起来却非常合理、科学,管理和督促的领导层也不多,效率很高,一些建筑理念,例如“不动山体分毫”,太子坡的“一柱十二梁”,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我开始文学创作之前,最先影响我的是通俗演义,在这些之中,我最喜欢的便是《西游记》、《封神榜》和《聊斋志异》,到了上小学,已经可以通读整套《西游记》了。如今作为人父的我,着手创作这部长篇的时候,也是受了神魔、志怪小说的影响,当然,它也有我以往创作纯文学的痕迹,后者是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成果,我希望它将会以全新的面貌问世。它也被我称为“迎接新生的怀旧之作”,事实上,《盛世龙脉》的确是在妻临产之前顺利完稿的。 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来收集素材,再花上大半年的时间来写,真正动笔,完全是机缘巧合,如果不是妻子有孕在身,恐怕我也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和毅力,来完成这部将近四十万字的长篇小说。而在投稿之后,此书却因它有神话和传说色彩,迟迟未能过出版社终审,如果没有我的策编小米粒使出洪荒之力,屡退屡送,它也很难从电脑硬盘里的数字,变成铅字。 现在,这本书已经进入印刷阶段,在它正式面世之前,谨以此文感谢我的责编以及她的团队,感谢为我写评的王棵、李松樟、李华、徐清松等师友们。也在此感谢我的妻子、我的儿子和多年支持我文学创作的父母,没有你们,恐怕我很难坚持到现在。将来翻开这本书,我总会想起你们,你们给予我的,永远比书中的乐趣和意义要大得多。
刘小骥 2016-10-17日 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