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三国两晋隋唐五代盆几 三国两晋以前,中国人固有的习惯是“席地而坐”。从东汉时期开始,随着东西各民族的交流与佛教的传入,“垂足而坐”的形式方便舒适,为中国人所接受。南北朝时期,高的几桌、几凳、几墩等已被不少人所使用。但席地而坐仍然是很多人的日常习惯,一个更加丰富的世俗生活形态开始了。陶渊明、竹林七贤,就出现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文化、经济的交流对盆几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同佛教有关的莲花、飞天、缠枝花等纹样,一展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崭新面貌。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古代几具设计的重要转折点。人们起居方式和家具从低向高渐变的关键时代,“筌蹄”即后来所称的绣墩,多见于佛教石窟寺壁画或雕刻,唐代仍称筌蹄,五代、宋改称绣墩。凭几除大量为直形外,在长江流域的下游又发展了有较大改进的弧形凭几,文物考古工作中有相当数量出土,多陶质,说明在这个区域相当普遍。 安徽马鞍山三国吴朱然墓出土的褐漆曲形凭几 是迄今见到的最早一例实用凭具,几长695毫米、宽129毫米、高260毫米,几面弧形,三足作兽蹄状,造型有很大代表性。通体褐色,朴素无华,也就是后世所称之乌皮隐几。 除了家具渐变高以外,还出现了椅、凳、墩等新式家具。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些婉雅秀逸的渐高家具,给当时人们生活生计带来深入的变化。凭几造型不一,早期多两足,几面平直式中间微凹,到了魏晋三国,似乎流行三足包围式凭几,如这件安徽马鞍山市三国吴朱然墓发现的这件黑漆凭几,保存相当完好,漆光灿灿,是一件难得的珍品。 白居易《隐几》诗:“身适忘四支,心适忘是非。既适又忘适,不知吾是谁。百体如槁木,兀然无所知。方寸如死灰,寂然无所思。今日复明日,身心忽两遗。行年三十九,岁暮日斜时。四十心不动,吾今其庶几?” 李建《赠别唐太师道袭》“更深犹尚立案前,敷奏柔和不伤物。” 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唐代“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唐代的盆几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它一改六朝前的面貌,形成流畅柔美,雍容华贵的风格;显现出它的浑厚丰满、宽大稳重之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在装饰上更加华丽。从唐代绘画上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等,还可以见到多种形态的几案等。 《通雅》记载:"倚卓(椅桌)之名见于唐宋。"几、案坐具既高,桌的出现势为必然,又对器物造型装饰产生一系列影响;并向成套化发展,种类增多,并可按凳、墩、几、案、桌等使用功能分类。 唐代文人王维晚年归隐辋川,不仅创作了“蕙兰附石盆景”,还开辟了一片漆园,并绘有《辋川图》,图中绘有漆园,并留下漆园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