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山石史
第一章中国盆景山石起源
第三节考古出土发现了大量的历史物证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远古图腾》中指出:“中国史前文化比过去所知有远为长久的灿烂的历史。七十年代浙江河姆渡、河北磁山、河南新郑、密县等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陆续发现,不断证实这一点。将近八千年前,中国文明已初露曙光。北京人的石器似尚无定形,丁村人的则略有规范,如尖状、球状、橄榄形等等。到山顶洞人,不但石器已很均匀、规整,而且还有……装饰品中有钻孔的小砾石、钻孔的石珠……”
据考古发现,江西省万年县发掘的大源仙人洞遗址,距今约有8000至14000年,是我国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从该遗址出土的文物有骨器、石器、陶器、蚌器等900多件。
又有:广西桂林甑皮岩文化(12000—7000年),
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文化(8200—7400年),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乡查海文化(7700-7500年),
辽宁沈阳皇姑区新乐文化遗址(7200年),
嘉兴市秀城区马家浜文化遗址(6000——7000年),
三门峡市仰韶村文化遗址(6950-4950年),
陕西省西安半坡文化(6800-6300年),
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6950-5330年),
山东省及江苏省淮北地大汶口文化(6300~4500年),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文化(5000——6000年),
浙江余杭良渚文化(5250-4150年)等地区考古,也相继分别发现石铲、石钺、石刀、石斧、石锛、石凿、石镰、石纺轮、石箭镞、玉琮、石磨盘、石磨棒、石戈、石矛、石铲、石钺、石钻、石碾、石臼、石轮、石盆、石凳、石几、石灯、石碗、石药、石壁、石桥、石墙、石瓦、石门、石柱、石井、石梁等等生存工具,生活用品,建筑山石和简单的石雕、石刻、石画装饰性的山石艺术。
大量的出土历史文物证实,山石启迪了人类的智慧,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锻炼了劳动的双手,终于制造出最初的生存生活工具,告别了猿的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开创了人类的初期文明。
新石器时代玛瑙斧
长19.5厘米刃宽7.2厘米。玉玛瑙,绛紫色泛灰白斑纹,半透明。器长方扁形。体厚刃薄,弧刃,刃口从两侧延至顶部,刃口磨制规整,三面刃。近顶有一对钻孔眼。孔至顶有摩擦痕。表面温润两则。
新石器时代晚期-夏玉刀
国立故宫博物院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长59.5宽10.4公分。
商代晚期妊冉石磬
通长44,厚2.4厘米。长条形上端略窄,下端略宽,近上端有一小圆孔,表面磨光。
西周早期毕公玉戈
通长13.3、脊厚0.7厘米青白色,宽援,短胡,援后部有一大圆孔,阑侧三个圆穿,长内上有一圆穿,圆角,后段上缘略寛。
战国晚期越王不光石矛
通长23厘米。石质细腻,颇有玉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