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8|回复: 5

《中国盆景山石史》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盆景山石的形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22 14: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山石史》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盆景山石的形成第二节 魏晋山水诗文成为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
人们通过寄情山水取得与大自然的自我谐调,又探讨深化对自然美的认识。于是,有关山水自然美的诗文成为此后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诗文,深刻表达了人们寄情于山水之间,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从自然山水中寻求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山水诗文、山水画与山水盆景之间互相启导的迹象也十分明显。奠定了此后的同步发展、互为影响的密切关系。南朝的文人名士寄情于大自然,就是这类山水盆景所标榜的最高境界。它开启了后世文人经营盆景山石的先河。

晋人陆机《文赋》:“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道出了自然山水同艺术之间互为因果的永恒地位。

石崇金谷园是一座临河的天然水景园。园内有房屋,楼阁,水碓、鱼池、土窟等,树木繁茂,以柏树为主,一派赏心悦目、恬适宜人的风貌。

庾信《小园赋》,誉之为“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孙绰《遂初赋》:“余少慕老庄之道,仰其风流久矣。却感于陵贤妻之言,怅然悟之。乃经始东山,建五亩之宅。带长阜,倚茂林,孰与坐华慕、击钟鼓者同年而语其乐哉“。可以略窥其的主导思想。

張正見《石賦》:“連山蔽虧,巨石嶔崎,上興雲而蔚蒼,下激水而推移。舒丹霞于九折,混白露于三危,鎮方城于濮水,固天闕于湯池,開五嶽之靈圖,集九老之仙都。”《山赋》:“何神山之峻美,谅苞结之所成,东垂曰泰,南服称衡,西戎所擅,北狄摽名,……扶宁三石,峰高一万,峭峙三百,登而眺之,则千里无极,俯而临之,则万仞难测,映白鹤而同高,混青天而共色。”充分阐发了魏晋人喜爱山石的观点和思想。

文人谢灵运为了游山而自制登山木屐,《山居赋》是他经营山居别业的具体感受。《山居赋》有众多叙山石之事名句:有石跳出,将崩江中,石照涧而映红。洪涛满则曾石没,江中有孤石沈沙,水石别谷,巨细各汇。长谷积石,各随其方。溪中石上,恒以为玩。寻石觅崖,四山周回,倚石构草。寒暑有移,玩水弄石。横波疏石,倾柯盘石,水卫石阶,开窗对山,水石林竹之美,岩岫隈曲之好,石倾澜而捎岩,木映波而结薮。山川涧石,州岸草木。石傍林而插岩,采石上之地黄,摘竹下之天门。又有石彖、石滂,石室、石壁、常石、濑石、方石、漫石、石桥、石竹之石名。诗人具有高雅的山石审美情趣,在《山居赋》这数千字的杰作中,倾注了山石流水的自然之美,又钟情于诗情画意的意境之美。并在《游名山志》等诗文中,还留下了“白云抱幽石,绿媚筱清涟”。以及石帆、破石、赤石、石壁、石门、石岩、石頭、石户等山石名句。

陈晋在《毛泽东读评谢灵运》文中写道:“毛泽东晚年多次评论谢灵运在开创中国山水诗题材方面的贡献。他认为,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就此一点,谢灵运也是‘功莫大焉’!

陶渊明(约365427虽然贫穷,但仍陶醉于田居山石风光,喜好栽培菊花、芍药,也好山石。自诩“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又:“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寔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又:“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诗人描述了天然的山水野趣之美,又抒发了遁隐凡尘的不俗胸怀。后世文人喜爱并创作盆景山石,有不少就是出于仰慕陶公悠然淡泊的山水田园之思想。

钱钟书《管锥编》:“陶潜《归去来兮辞》。按宋人以文学推陶潜,此辞尤所宗仰;欧阳修至谓晋文章唯此一篇,苏轼门下亦仿和赓续,‘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指出:“但只有他(陶渊明),才真正做到了这种退避,宁愿归耕田园,蔑视功名利禄。……不是外在的轩冕荣华、功名学问,而是内在的人格和不委屈以累己的生活,才是正确的人生道路。所以只有他,算是找到了生活快乐和心灵慰安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感叹或政治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农居生活的质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陶潜在田园劳动中找到了归宿和寄托。他把自《十九首》以来的人的觉醒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提到了寻求一种更深沉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高度。从而,自然景色在他笔下,不再是作为哲理思辨或徒供观赏的对峙物,而成为诗人生活、兴趣的一部分。”

魏晋人倾向简约玄澹,超然绝俗的山水美,不仅写有许多有关山水山石的传世文章,如姜质《庭山赋》、陶宏景《答谢中书书》与吴均《与宋元思书》等;而且有许多著名诗人如:陆机:石龟怀海,曹操:东临碣石,曹植:盘山巅石、陶渊明:药石时闲,刘桢:磷磷水中石,阮籍:如何金石交,左思:石泉漱琼瑶,張敏:石人亭長,鲍照:怪石似龙章,潘岳:鴈行缘石逕,江淹:苔蘚绕石户,简文帝:枝云石峯,庾信:怪石铅松即序,谢灵运:白云抱幽石,張正見:天花照石梁,郭璞:磁石吸鐵,朱超:孤石侵霞,肖雉:翠石形似镜,周宏正:石鯨何壯麗,標法師:中原一孤石,高麗定法師:迥石直生空,慧远:忽闻石门游,应璩:安复劳针石,宋孝武:竦石顿飞辕,宋宗炳:穷石凌天委,梁范云:石藤多卷节,梁庾肩吾:寒云间石起,周王襃:石生铭字长,梁吴均:文星乱石,晋潘尼:惊涛拂石,晋庾阐:鸣石含潜响,顾恺之:千岩竞秀,孙绰:凝想幽岩,齐孔稚珪:石险天濬分,杨衔之:山池石路,姜质:决石值石,陶宏景:泉潆石、石孤耸等等,曾留下千古传颂的山石诗句。
魏晋时期文献资料中的山石名称有:石山、造阳山、崎岖石路、青州怪石、卧石、研山、山池、奇石、美石、文石、刑山、洛水圓石、石髓、華山之石、石祠、峨峨大石、石碑、石鼓、漱石、落峭石、石橋、驅石下海、陽城山石、倚石、石鏡、五色石、望夫石、雲石、爛石、濟石、照石、畫石、文石、石磧、累石、石柱、石犀、石猪、破石、鹽石、石函、石英、石首魚、赤白石、石穴、蒼石、石樹、越王石、靈石、橫石、孝子石、律权石、白石、洗石、釣磯石、奇礓石、魚石、鼠石、金雞石、盤龍石、擣衣石、石室锺乳、石雉、著石、石壁、石泉、石帆山、石櫛、石履、青石、織女支機石、石祠、石廟、石牀、石羊、丞相石、奇石、石冰、軒轅磨鏡石、石龜、玉女搗衣石、神鉦石、韶石、碣石、礪石、仙人石、孤石、石臼、石穴、石燕、臺石、泉石、磻石、息石、石搥、石门、鸣石、石牛、浮石、盤陀石,石廩、龍盤石、累石、石砮、石虎、石牛、元石、石冊、異石、石流黃、玉女擣帛石、九色玉石、石印、石闕、西施曬紗石、盘石、石坼、积石、石楗、石楼、石径、石井、孤石、石根、石坛、石泣、昆吾石、煮石、石孔、石榻、石梁、药石、女姥石、赤石、石峡、石砥、石虹、金鸡石、石雁、石桃、水石、游鱼细石、泉水激石等等。

请参阅(附录:魏晋南北朝时期盆景山石史料汇编)
1、钱钟书《管锥编》 钱钟书《管锥编》.jpg
2、钱钟书和杨绛 钱锺书和杨绛.jpg
3、谢灵运-中国山水诗鼻祖 谢灵运(385—433)中国山水诗的鼻祖 拷贝.jpg
4、谢灵运《山居赋》文意图 谢灵运《山居赋》文意图.jpg
5、张正见《石赋》画意图 张正见《石赋》画意图.jpg
6、张正见《石赋》 南北朝张正见《石赋》.jpg
7、灵壁石引自《素园石谱》1 素园石谱卷二8灵壁石.jpg
8、灵壁石引自《素园石谱》2 素园石谱卷二9灵壁石.jpg
9、灵壁石引自《素园石谱》3 素园石谱卷二灵壁石10.jpg
发表于 2011-3-26 21: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1-3-26 21: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1-10-24 19: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
发表于 2011-11-1 05: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
发表于 2011-12-9 15:4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5-2-20 03:4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