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先生对中国盆景的里程碑贡献。--盆景艺术理论的旗帜与基石2-22、标题引自《牡丹亭》名言 汤显祖(1550-1616),他是继关汉卿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1598年愤而弃官归里,潜心于戏剧创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被称之为“东方莎士比亚”。 汤显祖曾言:“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 明人沈德符称“《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明人吕天成称之为“惊心动魄,且巧妙迭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明人王骥德甚至说,汤显祖“可令前无作者,后鲜来哲,二百年来,一人而已。” 《牡丹亭》流行至今,一部戏曲有唱词之美,念白通俗幽默,故事离奇动人,将充满象征主义色彩的文句用到最细腻。作为“启口轻圆,收音纯细”的昆曲,在心理表达确实是优势的, 写尽了对明代现实社会生活的丰富理解,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影响更为深远,这从清代的《红楼梦》中也可看出这种影响。 并给后代留下了众多的哲言名句,古典作品也用当代价值唤醒了传统魅力!如其中就有:“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图6《中國古代文學家(四)》紀念郵票汤显祖 图7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1 图8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2 图9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3 图10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4 图11江西抚州汤显祖纪念馆5 图12汤显祖《牡丹亭》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