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艺术灵感中的中国盆景园林文化元素2-3 我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贝聿铭先生曾说:“70年代初,我首次回到阔别近40年的中国探亲观光,心中无限感慨。中国就在我血统里面,不管到哪里生活,我的根还是中国的根。我至今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平时的衣着打扮,家庭布置与生活习惯,依然保持着中国的传统特色。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1974年,中美建交后,贝聿铭先生第一次拜访北京,则进言政府尽量不要在故宫邻近建高楼,以免损坏了故宫原来开阔的空间。4年后,在人民大会堂的一次晚宴上,贝聿铭也提出了类似的担心。 这之后不久,北京市有关规划,政府决议制止在故宫周围范畴内建设高楼。故宫周边老城区限高30米,二环45米,三环60米。 贝聿铭回想道:“算起来,这才是我对中国最大的贡献。” 虽然不能在市中心建高层酒店,政府还是愿望贝聿铭能在北京建座楼,并提出三块城外的地皮供他选择,其中一块上好的地皮就在香山。 优秀传统的艺术手法 1979年,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贝聿铭先生接手设计香山饭店。他以一贯的认真细致的作风,来到北京西北郊20多公里处的香山,多次勘察地形、攀登峰顶、俯览周围环境。此地风景自然天成,古木、流泉、碧荫、红叶,原先是皇家的狩猎场,凉亭、宝塔分布得错落有致,坐拥自然四时景色各异:依傍皇家古迹,人文积淀厚重;此地水清气新,周边路网交通发达,五环擦肩而过,由市中心驾车顷刻而至,为休闲旅游的佳境。这决定了香山饭店以其园林和民居的典型性格融合在它所处的环境之中。 贝聿铭先生细心察看了北京的建筑,现有的两个方向,一是盲目仿古,一是全盘西化,哪一条都走不通……我想摸索一下,中国传统毕竟是否还扎根于老百姓的生活中。如果是,那么或许中国建筑就不用靠西方而能找到自己的艺术语言。中国历史长久,文化深厚,中国的建筑应当自然而然地生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 为了寻找可以适应不同的中国建筑艺术语言,贝聿铭先生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承德,长江流域的南京、苏州、杭州、扬州、无锡等城市,考察曾被大家族居住过的园林和庭院,看到了飞翘的屋檐、富丽堂皇的屏风、多彩多姿的窗户和涓涓的流水。贝聿铭相信,中国经历了种种曲折坎坷,但这种艺术语言对多数中国人来说仍然是重要的,他要使这些设计的艺术风格重现生机。 贝聿铭先生认为,这幢饭店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精华。中国园林和民居中院落与室内空间不可分割的相互渗透,园林中观赏路线的布置,使人感觉到从幽静僻静到豁然开朗的强烈对比,这些优秀传统的艺术手法,都应该继承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