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1|回复: 3

中国盆景文化史十年磨砺蚊力负山终将问世198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3 0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文化史十年磨砺蚊力负山终将问世198第七章清代的盆景文化成就
第二十一节 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3

慈禧富贵图.jpg
慈禧太后博古花卉图.jpg
慈禧太后富贵仙图.jpg
慈禧太后花卉图1-.jpg
絪緼章第七
  笔与墨会,是为絪緼;絪缊不分,是为混沌。辟混沌者,舍一画而谁耶?画于山则灵之,画于水则动之,画于林则生之,画于人则逸之。得笔墨之会,解姻氲之分,作辟混沌手,传诸古今,自成一家,是皆智得之也。不可雕凿,不可板腐,不可沉泥,不可牵连,不可脱节,不可无理。在于墨海中立定精神,笔锋下决出生活,尺幅上换去毛骨,混沌里放出光明。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盖以运夫墨,非墨运也;操夫笔,非笔操也;脱夫胎,非胎脱也。自一以分万,自万以治一,化一而成絪缊,天下之能事毕矣。
释文:笔与墨相融洽,叫做絪緼,絪緼是天地阴阳合气的形态氛围;如果笔与墨的关系处理不好,不能区分絪缊,叫做混沌,即是宇宙形成以前模糊一团的景象。要解决混沌这种现象的便是“一画”,如果舍弃了“一画”而又有谁能够胜任呢?画山则使山灵秀,画于水则使水流动,画林木则使林木生机盎然,画人则使人安闲。掌握笔墨的融洽关系,理解姻氲的协调合作,作解决笔墨不分而呈现混沌现象的能手,从古到今地流传下来,自成一家,是都是靠智慧获得的成绩。作画不可以有雕凿的痕迹,不可以古板迂腐,不可以拖泥带水,不可以犹豫不决,不可以脱离关系,不可以没有道理。重在墨海中牢固地确定主题精神,笔锋下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在画面上脱胎换骨,在意象朦胧中放出光明。即使是笔不似常态定义的笔,墨不似常态定义的墨,画不似常态定义的画,而画中自然有我的本真天性存在。这是因为我在运墨,并不是墨在控制我,我掌握笔并非笔把持我,脱胎换骨,并不是物象自己脱胎,这都是出自心灵主体的分化与表达。从“一”开始产生千千万万,而千千万万的变化仍然归摄于“一”,从“一”的变化开始而形成絪缊的结果,天下难以完成的事再也没有了。
山川章第八
  得乾坤之理者,山川之质也;得笔墨之法者,山川之饰也。知其饰而非理,其理危矣;知其质而非法,其法微矣。是故古人知其微危,必获于一。一有不明,则万物障;一无不明,则万物齐。画之理,笔之法,不过天地之质与饰也。山川,天地之形势也。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高明者天之权也,博厚者地之衡也,风云者天之束缚山川也,水石者地之激跃山川也。非天地之权衡不能变化山川之不测,虽风云之束缚不能等九区之山川于同模。虽水石之激跃不能别山川之形势于笔端。且山水之大,广土千里,结云万里,罗峰列嶂,以一管窥之,即飞仙恐不能周旋也;以一画测之,即可参天地之化育也。测山川之形势,度地土之广远,审峰嶂之疏密,识云烟之蒙昧,正踞千里,邪睨万重,统归于天之权地之衡也。天有是权,能变山川之精灵;地有是衡,能运山川之气脉,我有是一画,能贯山川之形神。此予五十年前未脱胎于山川也,亦非糟粕其山川,而使山川自私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也,所以终归之于大涤也。
释文:获得天地自然的道理者,是获得了山川的本质呵;获得笔墨的方法技巧的人,只是进行山川的表面修饰呵。知道山川的修饰而不知天地自然的道理,说明对天地自然的道理是没有正确的掌握呵;知道山川的本质而不知道笔墨的方法技巧,是笔墨的方法技巧衰落了呵。由于这样的缘故古代的人知道天地自然的道理与山川的表面修饰的关系,一定将二者统一在“一”之中。“一”一旦有不明确的时候,则山川万物发生阻碍;“一”非常明确的时候,则山川万物齐全完备。画的道理,笔的方法技巧,不过是天地的本质与修饰罢了。山川,是天地的形势。风雨晦明,是山川的气象;疏密深远,是山川的约定径道;纵横吞吐,是山川的节奏;阴阳浓淡,是山川的聚精会神;水云聚散,是山川的联结;蹲跳向背,是山川的行迹。崇高光明是天的权力,博大厚重是地的制衡,风云是天对山川的束缚,水石是大地对山川的激荡踊跃。没有天地的权力制衡不能变化山川的形势,虽然有风云的束缚但不能将九州的山川用同一个模型进行塑造。虽然有水石的激跃不能将山川的形势显现在笔端。况且山水是那样的大,广大的土地有千里之遥,结集的云朵飘浮万里,罗列的山峰和相连的屏嶂,从一个小小的洞孔窥视,即使是飞行的神仙也恐怕不能周旋呵;以一画进行检验,便可以领会天地的变化滋养呵。推测山川的形势,度量土地的广阔辽远,审视峰嶂的疏密,认识云烟的迷蒙幽昧,端正踞坐在千里土地上,斜视万重山川,都统归在天的权力和地的制衡呵。天有了权力,能变化山川的精灵;地有了制衡,能运行山川的气脉,我有了“一画”,能贯通山川的形神。这是我五十年前没有从山川脱胎出来,亦不是说山川没有价值,而使山川隐藏了自己的美好形象。是山川使我代山川而说话呀,山川脱胎了我呵,我脱胎了山川呵。搜尽奇峰打草稿呵。山川与我是从精神上相遇而没有痕迹地消失了呵,所以终究归属于我大涤呵。
皴法章第九
  笔之于皴也,开生面也。山之为形万状,则其开面非一端。世人知其皴,失却生面,纵使皴也于山乎何有?或石或土,徒写其石与土,此方隅之皴也,非山川自具之皴也。如山川自具之皴,则有峰名各异,体奇面生,具状不等,故皴法自别。有卷云皴、劈斧皴、披麻皴、解索皴、鬼面皴、骷髅皴、乱柴皴、芝麻皴、金碧皴、玉屑皴、弹窝皴、矾头皴、没骨皴,皆是皴也。必因峰之体异,峰之面生,峰与皴合,皴自峰生。峰不能变皴之体用,皴却能资峰之形声。不得其峰何以变?不得其皴何以现?峰之变与不变,在于皴之现与不现。皴有是名,峰亦有是知。如天柱峰、明星峰、莲花峰、仙人峰、五老峰、七贤峰、云台峰、天马峰、狮子峰、蛾眉峰、琅琊峰、金轮峰、香炉峰、小华峰、匹练峰、回雁峰,是峰也居其形,是皴也开其面。然于运墨操笔之时,又何待有峰皴之见。一画落纸,众画随之;一理才具,众理付之。审一画之来去,达众理之范围,山川之形势得定,古今之皴法不殊。山川之形势在画,画之蒙养在墨,墨之生活在操,操之作用在持,善操运者,内实而外空。因受一画之理而应诸万方,所以毫无悖谬,亦有内空而外实者,因法之化不假思索,外形已具而内不载也。是故古之人虚实中度,内外合操,画法变备,无疵无病,得蒙养之灵,运用之神,正则正,仄则仄,偏侧则偏侧,若夫面墙尘蔽而物障,有不生憎于造物者乎?
释文:使用“皴”的用笔技巧,在于修饰山峦生动的面容。山有千千万万的形貌状态,则其修饰山峦的容貌不是一个方面。世人知道使用某种皴法,失却失去了山峦生动的容貌,即使使用了皴,但对于山来说什么用处呢?或者石或者土,只是写这块石与这块土,这只是局部土、石的皴,不是山川本身所具有的皴呵。如果是山川本身所具有的皴,则会有各不相同的峰峦的名字,形体奇异而容貌陌生,具体的形状不相等,所以皴法自然有区别。有卷云皴、劈斧皴、披麻皴、解索皴、鬼面皴、骷髅皴、乱柴皴、芝麻皴、金碧皴、玉屑皴、弹窝皴、矾头皴、没骨皴,都是皴呀。一定要遵循峰峦的奇异形体,峰峦的陌生容貌,峰峦与皴法吻合,皴法是因为峰峦的出现而产生。峰峦不能改变皴的本体和作用,皴法却能帮助和完善峰峦的形体和声音。没有获得某座峰峦怎么能够进行皴法的变化呢? 没有掌握某种皴法怎么能够表现某座峰峦呢?峰峦的变化与不变化,在于皴的显现与不显现。不同的皴法有各自的名字,不同的峰同样有各自的形态变化。如天柱峰、明星峰、莲花峰、仙人峰、五老峰、七贤峰、云台峰、天马峰、狮子峰、蛾眉峰、琅琊峰、金轮峰、香炉峰、小华峰、匹练峰、回雁峰,作为峰峦必然要固守山的形态,是皴法修饰山的容貌。然而在运墨和操纵笔的时候,又为什么要持有用固定的皴法来表现山峦的偏见呢。一画落纸,众画跟随;“一画”的道理已经具备,众多的道理和“一画”的道理相依托。审视“一画”的到来或离去,抵达众多道理的范围,山川的形势得到确定,从古到今的皴法并不少见。山川的形势在于画,画的潜心修养在于用墨,墨的生活在控制,控制的作用在持笔,善于控制运笔的人,内实而外空。因为接受一画的道理而应付方方面面,所以丝毫也不荒谬,还有内空而外实的运笔,因对运笔方法的变化不假思索,外形已具备而内在的品质不充实呵。所以古代的人虚实恰到好处,对内心和外表的操纵符合法度,画法的变化完备,没有疵瑕没有毛病,获得潜心修养的灵气,运用笔墨的精神,要正则正,要狭窄则狭窄,要偏侧则偏侧,至于面向墙壁因为尘埃的遮蔽而使眼睛什么都看不见,难道要去偏恨那创造万物的神吗?


发表于 2020-1-3 08: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1-3 19: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12-18 16: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