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白 中国荣获突出贡献奖的盆景专家
徐晓白(1909—2006),南通人, 1937年毕业于南通学院农艺系。
四十年代初期,常制作盆景和观摩作品,对盆景研究颇有心得。
建国后,倡导盆景研究,创作出瀑布水旱盆景。提出了"盆景艺术"一词,认为盆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是"画意与诗情"的结合,是"神似超形似,无声胜有声",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一定的园艺知识是很难创作出好作品的。
1961年,他建议在苏州举办盆景展览,并得到周瘦鹃鼎力相助。又邀请上海名家参加,展览颇获成功。
1981年,他担任 “中国盆景艺术的研究”科研项目评议组组长,对《中国盆景艺术》一书作了审议,同年主编了《盆景》一书。
1985年还先后主编了《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制作技艺》等书,并在国内外发表有关盆景的论文数十篇。
1988年春,他作了《论中国盆景的继承与创新》的发言,提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必须不断创新,要求盆景作品体现强烈的时代精神,追求鲜明的民族风格,表现作者的个性,创造新技法,开发新材料。提出树木盆景“三结合和三为主”,即“人工与自然结合,以自然为主;扎与剪结合,以剪为主;棕丝与金属丝结合,以金属丝为主”。对山水盆景提出“四个适当”,即“布局适当、配置适当、组合适当和选石适当”。主张盆景的创作,应达到“线条流畅,配合默契,造型完善,意境深远”,以诗情画意为最高标准。
1994年5月,荣获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授予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2001年5月,荣获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突出贡献奖” 的盆景专家称号。
2001年,时年92岁,为《中国当代盆景精粹》作序:“中国盆景,为民族传统艺术珍品,源远流长,风格独特,历经汉晋之滥觞,初唐之形成,宋元之发展,明淸之兴盛,后曾一度衰落,传至现时,又复归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