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山石史》
第五章 宋代盆景山石的成就
第八节 苏东坡的盆景山石史料
及其艺术影响2
2、《怪石供》与《咏怪石》 1082年5月,苏东坡47岁时,作了一篇有名的《怪石供》。据该文记载:他创作了一件盆景山石,用古铜盆养上一些纹彩斑斓的怪石。又将此盆赠给好友江西庐山的佛印和尚,“庐山归宗佛印禅师适有使至,遂以为供。”《怪石供》此文也被佛印刻在碑石上面。据《輿地记胜》卷49《黄州.景物下》聚宝山:在州治之后,赤壁之上。山多小石,红黄灿然,东坡所作《怪石供》,即此石也。 两个月后,即1082年7月16日,苏东坡与客泛舟赤壁,才华横溢地创作了一篇《赤壁赋》。他的艺术创意与山水情趣表现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 苏东坡还用他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了一篇《咏怪石》: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渐闻哄隆声声,久乃辨其言。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炊去不可攀。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在老家的疏竹轩有一块怪石,东坡觉得这块石头没什么用处, “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怪石则托梦说出它的意见:你所说的那些有用之石,虽有小用,却不足为贵。只有像它这样的怪石是少有的,能够名垂青史,才是有节操、灵性、人格、信仰的“大用”。怪石中蕴藏着的是人格力量与君子之德。东坡也比常人更进一步认识并感悟出怪石的高贵正直和顽强的生命独特之美,于怪石寄托着他复杂的人生情结。 东坡欣赏的怪石大多具有瘦削、苍老、拳曲与嶙峋的特点。对怪石的深厚喜爱之情,表露出他的人生观。怪石情结伴随他经历了人生的各个重要阶段。他对怪石的钟爱完全是超越功利之上非实用性的。于是,东坡在诗中清晰地表示自己的崇敬之情,把怪石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苏东坡其它怪石诗文还有: 《洞霄宫》长松怪石宜霜鬓。 《壬寅二月有诏令……》倚峻峰,面清溪,树林深翠,怪石不可胜数。 《赠李彦威秀才》夜逢怪石曾饮羽。 《入峡》冷翠多崖竹,孤生有石楠。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 《寄怪石石斛与鲁元翰》山骨裁方斛,江珍拾浅滩。清池上几案,碎月落杯盘。 《大雪青州道上有怀东武园亭寄交孔周翰》就中山堂雪更奇,青松怪石乱琼丝。 《游灵隐高峰塔》古松攀龙蛇,怪石坐牛羊。 《灵璧张氏园亭记》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