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艺术研究的里程碑 总括盆景艺术的历史总和,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来发展,还有待于盆景艺人,盆景爱好者共同努力,从实践中提高到理论上来进行探讨,以使古老而独特的盆景艺术发展得更加光辉灿烂。 --汪菊渊 1980年,国家城市建设总局下达了《中国盆景艺术》研究的科研项目,由广州市园林局负责,上海、成都、苏州、扬州等市的园林局参加,组成编辑委员会,编写成《中国盆景艺术》一书。并于1981年9月24日,由《城乡建设》杂志社出版。 当时,中国园林专业的创始人,中国风景园林学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汪菊渊先生,为此撰写了序言,并对中国盆景作了最精确的论述。 汪菊渊先生在《序言》中认为:中国盆景是“把盆栽和艺术结合起来的产物。”是“盆栽园艺和技术水平高度发展的标志,也是丰富人民生活的一个内容。”“但有时人民对盆栽和盆景还不易分清而混淆,两者的区别,简单说来,就在“景”字,不成景就不成其为盆景。” 申述盆景概念,“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盆景艺术的优秀传统。” 汪菊渊先生郑重指出:“总括盆景艺术的历史总和,并作为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来发展,还有待于盆景艺人,盆景爱好者共同努力,从实践中提高到理论上来进行探讨,以使古老而独特的盆景艺术发展得更加光辉灿烂。” 《中国盆景艺术》研究一书的出版,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其编排、摄影、纸张、印刷和盆景图片水平都显示了当时时代的色彩。给笔者印象的体会是:八十年代初,笔者曾有一本外文著述出版,北京的出版社编辑来景德镇拍摄图片,就背负着一大卷各色各样的背景布。如令对照着来看这些盆景历史图片浓重背景色彩与糟糕的纸张,就突出地显得陈旧不清晰。而且,当时出版社都多少会考虑书价因素,书中大量编排黑白图片,由此就产生书籍质量上的问题。 即使如此,但这并不影响《中国盆景艺术》研究一书在内容上、资料上、历史上的意义、地位和价值。《中国盆景艺术》研究,是国家主管部门首次直接组织的盆景专业研究课题,这项比较系统的探讨和研究的本身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书中“对盆景的概念,发展简史,创作原理和技法等,作了比较系统的探讨,特别对我国树桩盆景的主要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和海派的创作特色、风格和技法,以及就地取材,创作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山水盆景的技法,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本书的出版将会对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和盆景艺术水平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 仅仅两个月之后,1981年12月1日,在北京香山召开了《中国花卉盆景协会》成立大会。正式代表和列席会议的代表共74人。《中国花卉盆景协会》筹备组负责人,先后担任《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理事长汪菊渊同志致开幕词。会议分北方、华东、南方三组进行讨论和大会交流。代表们围绕着花卉盆景生产、科研、外贸出口情况等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对协会章程作了认真的讨论等。 代表们通过讨论,认清了目前成立花卉盆景协会的形势大好,条件已经成熟。各地群众性的协会纷纷成立起来,开展了许多普及花卉盆景知识的展览、讲座活动。 毫无疑问,《中国盆景艺术》研究奠定了中国盆景理论研究的基石,此书的出版和《中国花卉盆景协会》的成立,可以使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有了统一的指导和强劲推动。 《中国盆景艺术》研究一书,是网络《中国盆景博物馆》值得重点收藏的珍贵资料之一。每一次重新学习研究,都会给笔者带来五十多年前在人民公园内学艺时对盆景的追溯,那些熟悉的园林盆景环境,点点滴滴都会触动着笔者的心地,并时常会获得新的有益的启示与思索! 希望能够和盆友们共同一起来分享与再次学习:最高级别的中国盆景艺术研究这一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