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70|回复: 6

转帖《盆景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9 16: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盆景说
    平时喜欢在网上流浪,别人是冲浪,而我则是流浪,随心所欲,漫无边际。
    无意中来到此地,此地灵气沛然,风流云集,人们都有同一个爱好,就是喜欢盆景艺术。
    来此时间不长,却受益非浅。与各位盆友交流的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一些对于和盆景艺术相关的思绪连缀了起来。
   其实,玩树桩,最高境界就是化腐朽为神奇,一枝一叶初看未见端倪,待日后雄姿盎然。其中奥秘只有两点:一是眼界,一是胸襟。胸襟在于包融,眼界在于超拔。
    知物性,完全可以从书本上得来,而明白造化之妙却要有悟性。
    此地虽然爱好者众多,然用心者多,而知趣者少。
    世人只知剪截,蟠扎,却不知天地之功那来烦琐?
    急功近利,只是一盆之利,百世春秋何须雕饰?
    盆景的造型其实就是布势。
    优秀的作品,一枝一叶都具气势和韵味。多一分繁,减一分又弱,不得取舍之境,真是一种法度森严的氛围。
    有时,不同的人,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文化渊源,所营造的盆景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说,有字如其人之说,也应该有景如其人之论。
    咫尺天地,气象万千。心有多少蕴涵,其作品的内容就有多大内涵,直至返璞归真。
     徐青藤,徐文长,徐渭,书法家、画家、文学家、戏剧家、疯子。
    艺术的延伸就该如此吗?
    难道一个人的命运就该象一棵植物一样必须扭曲婉转才能显示生命的本来面目吗?
    不知是现代盆景艺术思潮进入了误区,还是艺术本身就该是在夹缝中扭曲才能显示美感。
    徐渭的书画和人生的际遇都是一般人所无法模拟的,所以,他是空前绝后的。
    但是,人生不应该如此苦厄无告,艺术不应该如此穷途末路。
    柳暗花明和狭路逢生难道真是属于奇人的传奇?而与俗人无关吗?
    松柏苍虬在于岁月和机缘,而不是人为的斧劈刀削。沧桑是随缘的,而不是强求。其实,松柏造型只要表现其耸峭之气和姿态之法度森严,就已经是趋于完美了,何须再差强人意?松柏虽为长寿树种,但生长缓慢,其生涯自有其韵味,一旦渗入人味,就难免落俗。所以,一株脱俗的松柏盆景,应该是顺天意而少人为的。
    再说,一株植物应该有阴阳项背,应该有一个完整的风水体系。这样,才符合中国传统盆景艺术的法则,同时也对养植者身心有益,否则,独枝独干,无阴无阳,何以显露生机之蕴籍,何以显露沧桑之深重?即使是要以虚无之禅机来寓于枝叶,也要在树种的生理基础上阐述妙义,而不是忘乎所以地放弃无限生机来寻求所谓的意境。
    此松结顶完好,阴阳枝具备,且根蟠已露,何须再费工夫去顶拿弯?如此造型,松树的耸峭之气,盎然之态荡然无存,只留下卑躬屈膝之姿,既无儒家不卑不亢之风,也无道家逍遥飘逸之品,非儒非道,实在可惜!!!
    其实,华夏松柏盆栽应该寻其正宗源流,而不是学东洋抑郁残忍之技。松柏有命,其运亦如人,逢主有别,亨通有因。顺应天命,而天命却常常事与愿违。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如何?伐性戮体,以何而终?
    无奈何!
    除了技法和养功之外,关键是涵养,这是需要修行的。盆景是养出来的,所有的技法都最终要归于日积月累的养育,这是一个养育者心力的付出,这是人与盆栽之间生命有限周期内的真诚互动和沟通。
    养盆景,其实是养心!
    其实,我们不是死抱着那么一点东西,而是我们连自己的那么一点东西都还没有真正把握。继往开来,既不是厚古薄今,也不是数典忘祖。应该是一个承传的过程,这才是文化发展的命脉所在。
    哈哈!海版,好像我们俩把话扯远了。其实不然,盆景技法既然是一门艺术,自然要追究文化的根源。
    表面上看,我们是在养盆景,其实,盆景也在养我们,不是吗?
   从画面上看,楼主的盆栽宗旨是要排除人为的精致思维,而是全部追求野外的自然之趣。可是,即使有此种意趣表露出来,而一旦将自然的风物孕育在盆钵之中,与无形中,就是将人的意愿和植物山石的命运交融在了一起。如此,想脱离两者之间的关联是一种创作上的幼稚。
    无论是传统盆景技法还是现代国外流派,都是要在盆钵之中以小见大,追求一种寓乾坤于芥子的精致和深邃,以此来弘扬天地风物的神髓。而不是简单的移植。
    恕郎中直言,楼主的作品有趣而无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盆栽艺术的根本,不是手法,而是心法。墙头草与田间草有何差异?这两者与盆中山石间杂草又有何异?一念之间,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种草尚且如此,何况植株的千姿百态与人类的奇思异想?
    世上玩物,耐寻味者久,而乏味者则夭。
    这种动态未必好,有摇摇欲坠之感。其实,本来正栽很好,为什么要这么倾斜呢?违反了松树自身的趋阳性,和内在的供水循环重心。
    松树活着,首先是要满足三点需求:阳光、重力、内在的水肥循环。其次,才能谈到人类的欣赏需求。
    趋阳和重力的两者平衡,构筑了松树的内在循环系统。
    所以,人类的审美要符合自然的生态原理。
    另外,从盆栽的角度来看,植株整体过分倾斜,使立意主体远离盆钵的中心,导致整个作品重心失衡,也使作品的美感受到影响。
    艺术品和商品是有区别的!
    在中国,能够花得起70000元人民币去买一盆盆栽艺术品的人,不是商人,就是富豪,这些人一旦将盆景买回,不是加价继续投入市场就是雇佣园林技工来为其养护。此时,已经失去了一株盆景植物与主人两相顾盼的情景,更谈不上精神的交流和光阴的融炼。此时的盆栽,已经失去了人文味。
    盆栽作为特殊的艺术品,其存在价值和存在周期是不稳定的,其最有价值的时段往往不是表现在市场的流通中,而是在与有缘人的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那段光阴里。
    中国传统的盆景概念首先是要求盆栽必须能上得了台面,可以作为文人案头的清供之物。所以,对其型制要求尺寸适中,构思精巧,清爽雅洁脱俗,并且饱蕴枢机。这一点,与佛教追求色相空明的禅机不谋而合。
    其实,中国传统盆栽艺术真正体现人文风度始自元代,佛儒道三教合流所产生的宋明理学在元代对文人画风产生影响,由此延伸到对盆栽艺术也随之产生极大的文化熏陶作用。
    柏树的审美,无论大小,首先在于整体外观苍浑,气韵遒美,枯荣交映,枝干俯仰罗列森严。舍利干要做到刀法流畅而不留人味。
    榆树玩的是一张皮。枯干空漏,千奇百怪,才是好桩。因为,榆树属于落叶树种,既可赏叶又可赏枝,春芽寒枝各领风骚。
    楼主的这株双干,壮而不老,挺而不峭,做春树不显苍古,作寒树不见清奇。
    自然界里,那些苍松翠柏不接触人气不剪不扎,只有天地光阴和风刀霜剑来为其自然调节枝干的走向和繁茂重心。很明显,其功效远远胜过人力的倾注。其风貌成为我们塑造盆景的楷模和典范。可是,我们时常用人的心思来塑造植物,在不知不觉中就很难把握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尺度,而这种尺度又是人与物种之间互为参证的玄机所在。
    我个人以为,无论是修剪还是蟠扎,都必须遵循自然的法则,那就是要追求一种通透。这是一株植物生长时持久保持气韵流畅的前提。同时,也是一个盆景产生美感的基础。
    而作为人的生存和植物的生存又有何异?一个人同样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心平气和的恬淡境界,才能做到宠辱不惊,从容自如。
    所以,用平常心去对待一株松,不是要急于提升松树的市场价值,而是先关注松树之生存价值,在使其保持通透的生长空间,关注它的生长趋势,关注它的美妙姿态,玄机就蕴藏于此。
    草木荣华非为人力,实是天意。所以,塑造盆景就是参悟自然之道。除了循天道,我们别无所求。
    一个好松桩,七分天工三分人力。天工在于秉赋先天之型,人力在于后天取势和养护。
    1963513a先生的那株赤松,先天干型苍倔遒美,所以对其首先是要取势。松树生长在大地上和生长在盆钵中有着不同的取势,在大地上生长是顺达天意,而在盆钵中生长却是为了赏心悦目。所以,两者之间的实质性变化,实际上就是让一棵松树从大自然移植到了人类的心目中。于是,我们就要用我们的审美观来为其定位造型。
    广褒的大地和咫尺盆钵是不同的,而一株松要在两者之间进行场景转换,就要在此时借助人力了。
    取势,是种好一株松的前提。也是一株松能否在盆钵之中活出品味的第一步。
    在下不才,对此作个尝试。我的基本宗旨是顺天意,顺势而为。
    君不见,四面八方利禄途,碌碌无为多歧路。
    君不见,三山五岳多奇松,笑傲林泉姿不同。
    随缘得来一盆钵,种松种心种春风。
    一念生机动,蛟龙舞天穹。
    一身苍倔鳞,栩栩显神通。
    天姿出世凭天工,英才不是帝王封。
    松栽盆中,如人立地,要么下蹬,要么挺立,要么转身,要么回头,俯仰有度全在于不使自己吃力,因为,松树和人一样,也要克服重力。在我们这个星球上,适应重力的方式已经融会到人们对型体的审美意识中。
    同时,一株松站立的姿态,也体现出一株松的品性。松树虽是刚柔并重的植物,但是其刚要显得浑朴不经雕饰,其柔要体现遒劲而不做作。所以,松树的姿态美在于挺而耸拔,曲而峭逸。
    楼主的这株松,主干似人半蹬,却又不像练武之人扎马步时的蓄势待发,如此立姿,无论做松还是做人都是很累的。恕在下直言。
    这盆松形态好!曲而不躬,有昂扬之姿。树型简洁,只须树势再丰厚一些就行了。
    大阪松树势讲究聚气浑厚,这是日本风格。但是如果再融入华夏的通透之韵,那么就是锦上添花了。
    虽是好桩,却不是作盆景的料。此物当栽于亭桥回廊之角,伴以太湖玲珑之石,任四季风雨飘零直至苍苔满目。
    枸骨玩根不玩干,玩叶不玩枝,玩小叶不玩大叶,因为小叶便于秋后观果。老四兄的这株枸骨未见根蟠,主干壮而无奇,叶型较大。
    郎中愚见。
    那株杜鹃我喜欢。根蟠已露,多干形态自然,树梢发杈层次分明,是一株春赏花,夏赏叶,冬赏枝的好盆景。关键是要平时多用功养护,随时修剪枝干间的碎枝,使之内部通透。
    其实,欣赏杜鹃的意趣在于花朵的灿若繁星,而不是拥挤在一起密不透风。
    如果所有的花都挤在一起,那还叫什么盆景?还不如去花店买束插花。
    郎中浅见!
    下手太重。养树也是养功德啊!
    黄杨生长极慢,那么粗的枝干形成大约需要二十年,天地光阴,雨露滋润,大自然二十年的养育功德毁于一旦,实在可惜啊!
    本来树型很自然,前后阴阳枝开合俯仰有度,干型虬曲有顾盼之势,而且根蟠型态发育很好,可是现在却变成了无依无靠,如此下去,无论此树怎样生长,要想成型可能要等到楼主花甲之后了。
    再说那根残枝,干型婉转有苍龙回首之姿,黄杨木质地坚硬细密,是木雕的极好材料,东阳黄杨木雕蜚声中外,如果将其保留在枝上,用心雕出舍利干,其效果可以说不比柏树差。
   唉!痛心!!!

发表于 2014-1-9 16: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意思{:soso_e181:}
发表于 2014-1-9 17:2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是个论坛的讨论帖,建议楼主把图片或者论坛地址标注一下。希望能学些更多。谢谢!
发表于 2014-1-9 17: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4-1-9 18:09:0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soso_e181:}
发表于 2014-1-9 18: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发表于 2014-1-10 20:49:43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11-24 14: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