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小骥 于 2015-1-7 13:59 编辑
盆景,始于中国,兴于东瀛,远播海内外。中华为盆景之祖,欧美却多以日式盆栽而了解这种传统且古老之艺术,实为憾事。而中国,关于盆景之文献,少之又少,如《素园石谱》、《云林石谱》两本品石著作;如李贺、柳宗元、苏轼、米芾、黄庭坚、沈三白、李渔等人在散文、诗歌、随笔里提到的树木和奇石之论述,多为一鳞片爪,难窥全貌。 《中国盆景文化史》,李树华之著作。其书上述“昆仑、蓬莱”文化对于盆景之影响,下至日本、欧美等国近现代盆景状况。二百页不到的篇幅,纵横古今,有横向、纵向之对比,有年代、时间的考证和划分,论点、论据充分,对于盆景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来说,是本难得的好书。 近几年,多见日式盆栽引入中国,多为高不盈尺之小品(一部分是从中国引进,在日本改良品种后又返销回来的素材),少则大几千元,多则数万,而在国内盆景小品中,无论从盆龄上,还是从技术上,都鲜有可抗衡者。试想日本小品盆栽铭品,其盆景从二、三十年至一两百年不等,而国人盆景即便在意境上远胜日本,又有几盆经过两代、甚至三代人手? 盲目崇拜不可取,闭关锁国同样不可取,李树华这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长国人之志气,盆景制作是硬功夫,参赛得奖必须靠作品说话,但盆景理论和历史的研究却是可以体现我们文化传承之软实力的。
五步园主 草于2015年元月
书籍封面
受昆仑、蓬莱神话影响的博山炉
唐 章怀太子墓壁画中的盆景。很多书上都有
宋徽宗赵佶 的《听琴图》,可见抚琴人背后直冲云霄的文人松和近景处的奇石
苏轼的《偃松图》
清 王图炳《梅花盆景》
丁观鹏《宫妃话宠图》(局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