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09|回复: 5

第七节 苏洵的《木假山记》及其影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9 14: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山石史》
第五章 宋代盆景山石的成就
第七节 苏洵的《木假山记》及其影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偶得木假山三峰,购置于家中,陈设为大型盆景。因得之不易,为此写了《木假山记》。其译文大意:树木的生长,有的在幼苗时死了,有的在合围粗细时死了。有幸长成栋梁,也就被砍伐了。不幸被大风拔起,被流水漂走,有的折断,有的腐烂;有幸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便是有用之材,于是要受到砍伐的灾祸。其中最幸运的,在泥沙中沉埋,不知经过几百年,在水冲虫蛀之后,有似山峰一样的,就被喜欢的人做成木假山,从此它就可以脱离泥沙而避免斧砍的灾难。在荒野的江边,像似山峰的树木有多少啊,不被好事的人发现,却被当作木柴的,哪里数得清?在这幸运的树木中,又存在着不幸!
我家有三峰木假山。每当想到它,总觉得这中间是命运在起作用。况且,它发芽时没有死,在长成时没有死,可用作栋梁没有被砍伐,被风拔起,在水中漂浮而没有折断,没有腐烂,也未被人当作材料,以至于未遭受斧头的砍伐,从泥沙之中出来,也没有被当作木柴,然后才能来到这里,这理数似乎不是偶然的。
然而,我的喜爱木假山,不光是喜爱它像山,而是还有感慨;不仅喜爱它,而是对它又有敬意。我看中峰,魁梧奇伟,高傲舒展,意气端重,好像使它旁边二峰倾服似的。旁边的两峰,庄重谨慎,凛然不可侵犯。虽然所处的地位是服从于中峰的,但那高耸挺立的神态,绝然没有奉迎依附的意思,它们是令人敬佩的!它们是令人感慨的呀!
木假山,是一形态似木质假山的盆景,天工自成,古朴奇特。苏洵通过对“木假山”形成的曲折过程,造型中风骨神韵的生动描绘,隐寓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坎坷和艰难。苏洵公然宣告:“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峭,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苏洵创作并欣赏“木假山”,触景生情,展开想象,抒发感慨,阐述事理,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来写“木假山”的遭际。借写“木假山”山峰的品格来写人的品格,表达自己对高尚情操的追求。“木假山”陈设在高雅的场所,供人们赏玩,所赞赏的不仅是它的端庄峭拔的艺术生命形态,而是“木假山”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和精神,也是苏洵自己的思想品格的写照,木假山是以喻三苏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风骨。
山石是大地的基柱,其雄伟阳刚,奇绝变化在给人惊叹的同时常赋予人们无穷的遐想,古往今来观赏盆景山石便成了世人最高享受之一。苏洵对“木假山”的“爱之”、“所感”、“所敬”,不仅反映在这篇著名的散文中,也反映在他的一些诗文中。
《答二任五言二十韵》庭前三小山,本为水中楂。当前鉴方池,寒泉照谽岈。玩此可竟日,胡为踏朝衙。
《与可许惠所画舒景以诗督之》枯松怪石霜竹枝,中有可爱知者谁。
《题三游洞石壁》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
《老翁井铭》又甃石以御水潦之暴,…又闵其老於荒榛岩石之间。
苏洵的“木假山记”纵横捭阖,老练简奥,雄放峭劲,敢于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历代文人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人品因而大盛,得到极高的评价,并推崇极致地给“木假山”赋予最高境界。由此也同样扩展了中国盆景山石的内涵,产生了深厚的历史影响。
梅圣俞见木假山奇特,赋诗予以赞赏,《蘇明允木山》: 
空山枯楠大蔽牛,霹靂液落魚鳧洲。魚鳧水射千秋蠹,肌爛隨沙蕩漾流。唯存堅骨蛟龍鎪,形如三山中雄酋。左右兩峰相挾翊,尊奉君長無慢尤。蘇夫子見之驚且異,買於溪叟憑貂裘。因嗟大不為梁棟,又歎殘不為薪槱。雨侵蘚澀得石瘦,宜與夫子歸隱丘。
陆游也写诗赞,表达了对三苏父子的仰慕之情,《木山》:
枯楠千岁遭风雷,披枝折干吁可哀。轮囷无用天所赦,秋水初落浮江来。嵌空宛转若耳鼻,峭瘦拔起何崔嵬。珠宫贝阙留不得,忽出洲渚知谁推。书窗正对云洞启,丛菊初傍幽篁栽。是间著汝颇宜称,摩挲朝暮真千回。天公解事雨十日,洗尽泥滓滋莓苔。一丘一壑吾所许,不须更慕明堂材。
苏轼作了《木山•并叙》,并有《沉香山子赋》、《木峰偈》、《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沉香石》等数首:
《木山•并叙》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峰,益奇,因次圣俞韵,使并刻之其侧。
木生不用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时来幸逢河伯秋,掀然见怪推不流。蓬婆雪岭巧雕锼,蛰虫行蚁为豪酋。阿咸大胆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城中古沼浸坤轴,一林瘦竹吾菟裘。二顷良田不难买,三年桤木行可槱。会将白发对苍巘,鲁人不厌东家丘。
《沉香山子赋(子由生日作)》  古者以芸为香,以兰为芬,以郁鬯为,以脂萧为焚,以椒为涂,以蕙为薰。杜衡带屈,菖蒲荐文。麝多忌而本,苏合若芗而实荤。嗟吾知之几何,为六入之所分。方根尘之起灭,常颠倒其天君。每求似于仿佛,或鼻劳而妄闻。独沉水为近正,可以配エ卜而并云。矧儋崖之异产,实超然而不群。既金坚而玉润,亦鹤骨而龙筋。惟膏液之内足,故把握而兼斤。顾占城之枯朽,宜爨釜而燎蚊。宛彼小山,然可欣。如太华之倚天,象小孤之插云。往寿子之生朝,以写我之老勤。子方面壁以终日,岂亦归田而自耘。幸置此于几席,养幽芳于分。无一往之发烈,有无穷之氤氲。盖非独以饮东坡之寿,亦所以食黎人之芹也。
《木峰偈》 元丰七年腊月朔日,东坡居士过临淮,谒普照王塔,过襄师房,观所藏佛骨舍利,舍山木一峰供养。
《和子由木山引水二首》   蜀江久不见沧浪,江上枯槎远可将。去国尚能三犊载,汲泉何爱一夫忙。崎岖好事人应笑,冷淡为欢意自长。遥想纳凉清夜永,窗前微月照汪汪。千年古木卧无梢,浪卷沙翻去似瓢。几度过秋生藓晕,至今流润应江潮。泫然疑有蛟龙吐,断处人言霹雳焦。材大古来无适用,不须郁郁慕山苗。
苏辙也有《木山引水二首》、《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和《和子瞻沉香山子赋并引》数首:
《木山引水二首》引水穿墙接竹梢,谷藏峰底大容瓢。将流旋滴庐山瀑,已尽还来海上潮。乱点落池惊睡觉,半山含润沃心焦。瓦盆一斛何胜满,溢去犹能浸菊苗。檐下枯槎拂荻梢,山川迤逦费公瓢。幽泉细细流岩鼻,盆水弥弥涨海潮。但爱坚如湖上石,谁怜收自灶中焦。苍崖寒溜须佳荫,尚少冬青石趼苗。
《同子瞻次梅圣俞旧韵题乡舍木山》江槎出没浮犀牛,波涛掀天谷为洲。江寒水落惊霜秋,危根瘦节鸣寒流。脆朽吹去谁镌锼,连峰叠嶂立酋酋。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弃置空自尤。猿号鹤唳岂无意,委虵怪我怀羔裘。西归父老拍手笑,笑忆翁子躬薪樵。去时三山今有五,不问故园惟一丘。
《和子瞻沉香山子赋并引》仲春中休,子由于是始生。东坡老人居于海南,以沉水香山遗之,示之以赋,曰:“以为子寿。”乃和而复之,其词曰:我生斯晨,阅岁六十。天凿六窦,俾以出入。有神居之,漠然静一。六为之媒,聘以六物。纷然驰走,不守其宅。光宠所眩,忧患所迮。少壮一往,齿摇发脱。失足陨坠,南海之北。苦极而悟,弹指太息。万法尽空,何有得失。色声横鹜,香味并集。我初不受,将尔谁贼。收视内观,燕坐终日。维海彼岸,香木爰植。山高谷深,百围千尺。风雨摧毙,涂潦啮蚀。肤革烂坏,存者骨骼。巉然孤峰,秀出岩穴。如石斯重,如蜡斯泽。焚之一铢,香盖通国。王公所售,不顾金帛。我方躬耕,日耦沮溺。鼻不求养,兰茝弃掷。越人髡裸,章甫奚适。东坡调我,宁不我悉。久而自笑,吾得道迹。声闻在定,雷鼓皆隔。岂不自保,而佛是斥。妄真虽二,本实同出。得真而喜,操妄而栗。叩门尔耳,未人其室。妄中有真,非二非一。无明所尘,则真如窟。古之至人,衣草饭麦。人天来供,金玉山积。我初无心,不求不索。虚心而已,何废实腹。弱志而已,何废强骨。毋令东坡,闻我而咄。奉持香山,稽首仙释。永与东坡,俱证道术。
陈克《浣溪沙》 桥北桥南新雨晴。柳边花底暮寒轻。万家灯火照溪明。凫舄差池官事了,木山彩错市人惊。街头酒贱唱歌声。
李廌《大木山》 十洲三神山,广厚蟠地轴。不知高几寻,沧溟及其麓。游心如太空,视彼何芥粟。君家三木山,包裹一握足。銛锐曰奇锋,坳岩云峻谷。摄心如蚍蜉,观此乃陵陆。高庳作九地,何啻战蛮触。老苏记木山,万里在右蜀。立之置庭除,屹嶪可映屋。小大虽相悬,真赝此其族。因形生强名,等是千岁木。君家襄城野,绕郭山抱绿。巍然复岭外,自有真六六。
罗与之《玉梁道中杂咏》 支枕郁木山,月色莹如洗。林幽枕席清,景胜魂梦伟。丁当鸟忽啼,令我惊欲起。金丹事可期,永原供薪水。
周邦彦《元夕》  翠华临阙巷无人,曼衍鱼龙触眼新。羽蝶低昂万人醉,木山采错九城春。闲坊厌听粻煌鼓,晓漏犹飞{左车右历}辘尘。谁解招邀狂处士,掺挝惊倒坐中宾。 三苏图.jpg 三苏雕像.jpg 苏洵《木假山记》-四库全书.jpg 三苏祠内木假山堂.jpg 三苏祠内文峰假山.jpg 三苏祠内竹石.jpg 苏洵墓别名苏坟山位于东坡区土地乡公益村西.jpg
发表于 2011-11-9 16: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11-11-9 17: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1-11-9 18:41:2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
发表于 2011-11-13 04: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谢谢
发表于 2011-11-28 08: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5-2-20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