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12|回复: 5

第十三节、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历史物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 0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山石史》
第四章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兴盛
第十三节、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历史物证
古代没有摄影技术,那么如何保存当时的盆景山石图像呢?隋唐五代艺人有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表现力、创造力。将当时的资料塑造成《铜川窑三彩山子》、《五代后蜀陶假山》、《唐十二峰陶砚》等陶瓷作品,也就保存下来成为历史物证。然而,大多数的物证还是用绘画的形式保存了古代的资料。
唐代的盆景绘画,青绿山水与水墨山水先后成熟,异彩纷呈。从乾陵墓壁画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当时不同的风格。盆景山水画在此时已经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分工细和粗放两种。著名的画家吴道子、张璪,王维、卢稜伽等名重于时,时至今日还能看到他们的传世作品或者后世的摹本。
    阎立本的中原作风的盆景绘画,继承了北朝杨子华与南朝张僧繇的传统,在把握造型和气质上有所前进,用笔洗炼圆劲,赋色沉着典雅,富于概括性。
   近年来发现的年代可考、真实可靠的墓葬盆景壁画已经成为我们研究唐代盆景绘画最重要的实物资料,章怀太子和永泰公主皇家墓葬中的壁画,则为研究唐代盆景的形成提供了最好的例证,为鉴别和确定传世作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吴道子《87神仙图卷》由徐悲鸿纪念馆收藏。《87 神仙图卷》是道教壁画的粉本,为吴道子白描人物长卷,画中内容写一浩荡的神仙队列在云中行进,去朝拜元始天尊。87 位神仙中有3 位道教帝尊、6 位神将,10 位真人仙人,68 位仙女玉女。无论是人物的比例,透视的准确,结构的精美,神情的高贵;还是构图的宏伟,线条的劲健,节奏的韵律,都使全图充满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艺术感染力。十分有趣的是,也有数位仙人喜爱人间雅致的,手托古盆,盆中盛装着花木奇石。 1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 .jpg
《吴道子墨宝》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藏。图正中陈列着一盆山石式的盆景。此图的“白描”特征,正在于细节部位依然使用淡墨,有学者认为,此作有可能是《宋人搜山图》的祖本,创作时间也有可能早到北宋。但从此画的名称来看,古代收藏家是一直将其作为吳道子的作品来看侍的。 2吳道子道子墨宝 .jpg
《唐明皇招饮李白图卷》杜大绶画,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杜大绶,江苏苏州人。从艺活动约在嘉靖、万历期间。善山水,颇有逸趣,亦能画兰。此图人物左侧高足莲花式盆器莲花盆景,与图中人物背后四方形落地竹石盆景相互呼应,笔墨挺秀,雅韵宜人,士人在盆景花石、松竹丛中,品茗赏景。 3唐明皇招饮李白图卷绢本水墨设色纵29.6厘米横83厘米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jpg
五代周文矩《荷亭儿戏图》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此图描绘夏日庭院中孩子与猫正在嬉戏,神态写实逼真。凉亭内外花木、奇石、雕栏的结构、布置,刻画得很详细。图中有四只盆器:为渣斗盆、浅椭圆盆、双耳圆浅盆、高足莲花盆。栽培着两盆山石菖蒲、一盆莲花和一盆山石芭蕉盆景。旧传为五代王齐翰作,也有人认为是南宋作品,但也有专家认为与周文矩风格更为相近。 4五代周文矩《荷亭儿戏图》.jpg
宋人画《夜宴图》 ()私人藏。 此卷取材于唐代十八学士夜宴的典故。描绘十八个文人雅士于花木葱郁的庭院中秉烛宴饮的场面。雅士们分三席而坐,觥筹交错,各显醉态,仆童侍女,忙于搀扶、侍候饮者。图中一席人物左侧,立一四方形盆座山石盆景,刻画细腻真实,线条细匀流畅,颇具醒目实出。阎立本曾遵令画十八学士图,并由褚亮作赞,宋徽宗有摹本,后世多以此为画。 5宋人画《夜宴图》.jpg
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此图它描绘唐代李白春夜于桃李园中设宴,斗酒赋诗的情景。图的特点是有十只花木盆景,陈设在夜宴正面、左面与屏风背后。花盆、花几色彩有红、绿、白、蓝变化错动。在画幅中间,诗人们有的在对饮;有的脸朝外面,举目欣赏着桃花盆景;有的若有所思在斟字酌句;有的在桃李园中漫步。僮仆有斟酒的,有持盘的,有背负东西的,还有打着灯的或正蹲着开槽取酒的。这一切,都烘托了夜宴的热烈气氛。仇英善于驾御层次丰富、结构复杂、人物众多的画面,运用疏密和空白的穿插,主次分明。虽然环境很大,人物较少,但是环境的渲染,加强了情感、主题的表达。画面上林木、花石、盆景繁多,人物又多至十三人,但条理井然,主体突出,陪衬得当。这幅画笔线刚健,设色艳丽,继承了优秀绘画传统,具有仇英绘画的基本特征。 6仇英《春夜宴桃李园图》.jpg
南唐后主李煜《宝晋斋研山》李煜(937--978)史称南唐后主。他收藏石砚、山石,自题名“宝晋斋研山”或“海岳庵研山”(《渔阳公石谱》),据《铁围山丛谈》记:南唐后主李煜有奇石“灵璧研山”经长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高者名华峰,参差错落者为方坛,为日岩为玉笋等。各峰均有其名,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左右则因两岸陂陀中凿为砚。天雨则润,滴水少许于池内,经旬不燥。及囯破,研流在士人家,为米元章所得。后米归丹阳,与苏氏易甘露寺並江地,地多古木,盖晋、唐人故居,米起菴名曰《海岳》。研归苏氏,不几月索入禁中,后又在台州戴家。 7南唐后主宝晋斋研山素园石谱卷一4 .jpg
《唐十二峰陶砚》 砚为泥质灰陶,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三角翘起塑为山峰状,下附不规则三宽扁足。砚面内凹,打磨光滑。高10厘米,宽15厘米,2003年洛川县永乡乡平祥村出土,洛川县博物馆收藏。 abbr_e14504d838a845cf597e29d7d9731cfa.jpg
阎立本《职贡图》(601-673)唐代著名画家,陕西临潼人。曾任工部尚书,右相。父兄都善于绘画、工艺、建筑。他秉承家学,尤善于绘画人物、车马、台阁、历史题材。其作品被时人列为“神品”,有“右相驰誉丹青”之称。《职贡图》线条刚劲有力,色彩古雅沉着,人物神态刻画细致,描绘了外族朝贡情况,其中有数盆用陶瓷盆盛装的假山盆景。此图说明唐代山水盆景已初步形成三峰式艺术风格,达到了“程式化”的成熟程度。 9阎立本职贡图局部 .jpg
卢棱伽《六尊者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画中人物气度恢宏,超尘拔俗,显露出早期佛教人物形象,威严尊贵,渺视世容,神秘而高古的特点。尊者两目凝视地上一陶瓷盆盆景,似是迫切地询问着盆景的情况。尊者右侧高几上摆放着一盆牡丹。作者采用游丝描勾画人物,有较鲜明的特色,线描流畅,动感较强烈,设色浓艳,艺术水平较高。创作技法比较古老,人物形象塑造略带夸张,显示了道释人物画自唐、五代至宋发展的水平。 10卢梭伽六尊者像 .jpg
《唐明皇窥浴图》 张择端作,北宋政和年间画家,山东诸城人。幼好读书,后习绘画。宋徽宗期供职翰林书画院。善工界画,其市桥径郭、舟船车轿尤妙。有《金明池争标图》与《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此图中陈设有多盆用陶瓷盆器制作的盆景。其中有长方浅盆,钧瓷海棠盆,浅圆盆等。盆景种类有山石,松柏、牡丹、荷花等。陈于案上的苍老松树,其干略呈曲折状,栽于圆形深盆;牡丹、荷花与玲珑奇石则配植于长方浅盆之中。可以看出,这些盆景中的树木都已不是小树,而是盖偃枝盘、针如层铁、悬根出土、老本生鳞、很有年头的老桩。这种盆景,很富画意,无论在选材、造型,还是用盆上均与现代盆景无大区别。由此亦可推测当时的制作、培养技艺均已达到相当的高水平。 11唐明皇窥浴图.jpg
《李贤墓壁画》  章怀太子名李贤,是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次子。1972年对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进行发掘,墓道全长71米,宽3.3,7米,墓内壁画保存基本完好。计有出行图、马球图、演奏图、侍女图、观鸟捕蝉图、迎宾图等五十多幅,总计400余平方米,反映了李贤生前生活片断和当时活动的实况,甬道东壁有:“侍女一,双手托一黄色浅盆景,中有假山和小树;侍女三,手持莲瓣形盆器,盆中有绿叶红果”。这至少说明唐初以前,盆景已成为流行的物品。壁画笔力纯熟,线条流畅,人物生动,为前所未见。乾陵考古所用盆多为黄色,它与红花绿叶灰石相互辉映,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从画中也可以看出,唐代上层社会欣赏盆景、以盆景作为室内装饰品、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礼品已成为社会风尚。 12唐代李贤墓壁画侍者手端盆景山石.jpg
《大足宝顶山大佛湾摩岩造像》 四川大足地区的险峻山崖上保存着绝无仅有的系列石刻,时间跨度从9世纪到13世纪。这些石刻以其艺术品质极高、题材丰富多变而闻名遐迩,从世俗到宗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这一时期的日常社会生活,并证明了这一时期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和谐相处的局面。它反映了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石窟艺术的发展面貌。宝顶山摩岩造像规模居全国之首,既有田园诗式的“牧牛图”,又有秀美脱俗的“吹笛女”,既有庄严浩大的释迦佛祖,又有气势磅礴的千手观音,更有集采光、排水、支撑、透视、美学等原理于一体的园觉洞和华严三圣洞等。大足宝顶山大佛湾摩岩造像,立侍手托山水盆景雕像,与手捧莲花立侍像并列,造型生动逼真,至今保存完好。 13大足宝顶山立侍托盆景雕像 .jpg
唐韩滉《文苑图》这画是赫赫名迹,稀世之珍。所画是韩滉与文友钱起、刘长卿等四人在琉璃堂雅集的情景。清乾隆时改装为册,绢本设色,纵37厘米,横58.5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色浅绛,描以兰叶,兼铁线曲蚓法。精古雅秀,笔如水流云行,细而不佻,著而不粗,同咏四人。画中人物深沉之思,冥想之态,跃然纸上。画中古松山石,松针劲秀如发,下铺软草,萧疏而雅冲出玉尘,堪称逸品。此图又题周文矩作。
周昉《仙山楼观图》中的假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后蜀陶假山》孙汉韶墓出土文物
五代卫贤《高士图》中的山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张萱《唐后行从图》。两个宫人吃力地抬着的似乎是台几与假山石。
发表于 2011-10-1 1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1-10-9 18: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10-24 19:4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
发表于 2011-11-30 19:51: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soso_e182:}
发表于 2011-12-9 16: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5-5-14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