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50|回复: 3

中国盆景文化史 十年磨砺 蚊力负山 终将问世6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9-22 05: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文化史 十年磨砺 蚊力负山 终将问世60

第十五节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苏轼全集》文集卷十一《记》)
传神记
       传神之难在目。顾虎头云:“传形写影,都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目与颧颊似,馀无不似者,眉与鼻口,可以增减取似也。传神与相一道,欲得其人之天,法当于众中阴察之。今乃使人具衣冠坐,注视一物,彼方敛容自持,岂复见其天乎?凡人意思各有所在,或在眉目,或在鼻口。虎头云:“颊上加三毛,觉神采殊胜。”则此人意思,盖在须颊间也。优孟学孙叔敖抵掌谈笑,至使人谓死者复生,此岂举体皆似?亦得其意思所在而已。使画者悟此理,则人人可以为顾陆。吾尝见僧惟真画曾鲁公,初不甚似。一日,往见公,归而喜甚,曰:“吾得之矣。”乃于眉后加三纹,隐约可见,作俯首仰视眉扬而额蹙者,遂大似。南都程怀立,众称其能,于传吾神,大得其全。怀立举止如诸生,萧然有意于笔墨之外者也。故以吾所闻助发云。(《苏东坡集》文集卷十二《记》)
书吴道子画后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邪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馀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叔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苏轼全集》文集卷七十《题跋[画]》)
又跋汉杰画山二首
    唐人王摩诘、李思训之流,画山水峰麓,自成变态,虽萧然有出尘之姿,然颇以云物间之。作浮云杳霭,与孤鸿落照,灭没于江天之外,举世宗之,而唐人之典刑尽矣。近世唯范宽稍存古法,然微有俗气。汉杰此山,不古不今,稍出新意,若为之不已,当作着色山也。
    又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卷。汉杰真士人画也。《苏轼全集》文集卷七十《题跋[画]》)
王维吴道子画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祇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以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苏轼全集》诗集卷三《古今体诗四十八首·凤翔八观[并序]》)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苏轼全集》诗集卷二十九《古今体诗四十一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1057)进士,政治生涯大多数时间卷入党争,是在贬谪的艰难困苦中度过的,直到北宋钦宗、南宋高宗朝才逐渐为其昭雪。有“雄视百代”、“一代文章之宗”云云,之后元、明、清至今,苏轼在文坛艺苑的地位稳如磐石,影响后世极为深远。
    苏轼不但学问海涵地负,是北宋文人“尚意”书画旗手。但因学问博洽,才华横溢,明敏颖悟,在画论上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对盛中唐以来士大夫介入绘画的历史与现状作透彻了解后,苏轼正式梳理、提出“士人画”系谱、概念,并对“士人画”内涵作了规定,即注重“意气”、学养、才情的充分表现而不俗气。这种“士人画”观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明末董其昌等“南北宗”论实际上是对“士人画”系谱与内涵的再次梳理与充实;清邹一桂《小山画谱》亦有“士大夫画”专论;率先实践“文人画”并提出其理论,影响深远。
    “文人画”实践当时称为“墨戏”,主要表现在拜文同为师学画墨竹,由于工夫缺乏,而不能贯彻文同所教,加之一生宦历坎坷,饱经忧患,而画枯木竹石成了最好的发泄内心愤懑之通道,其“文人画”理论以《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最为著名。
    陈衡恪《文人画的价值》所说:“东坡的诗说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就是东坡极端打破形似的主张,就是代表文人画的说法。”;这些论点又为米芾赞赏与进一步阐发,在北宋中后期形成画派,影响到南宋、元代画苑,至明清徐渭、石涛、扬州八怪等继之。
    主要特征是呵佛骂祖、自我作古,强调个性,不求形似,突破规矩、法度,轻蔑功力,充满革命性,在宋、元、明、清画史中虽属别出,一枝独秀,然处于被压抑、遮蔽、边沿化状态,难以抬头。
    近现代以来,由于时势所迫,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一切向西洋学习,倡导“美术革命”,打倒传统,“革王画的命”,实则是革“士人画”之命。近百年来,随着“士人”之淡出历史舞台,“士人画”已遭灭顶之灾,几无后继者。
    “士人画”之厄运相伴的是“文人画”之崛起。主流“士人画”之“命”被“革”,别出之“文人画”由于与现当代西方注重个性,强调创新之艺术精神契合,风云际会,而大行天下,现当代艺苑画家、名家、大家几乎全以徐渭、石涛、八大、扬州八怪等为宗,于“文人画”一系精耕细作,成就虽斐然可观,然纵观中国数千年主流画史,二十世纪中国画,就定性而言,毕竟是剑走偏锋,别子为宗。
    “文人画”实践与理论,于北宋而言,仅为“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点红”而已,在二十世纪却举世宗之,大放异彩,蔚为“无边春”色。苏轼诗“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一语成谶,此老若泉下有知,不知当作何感想!
    在《宝绘堂记》一文中,苏轼提出并论述了“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论点,提倡在书画艺术中应“寓意于物”,而不应“留意于物”,即可以借助书画寄托、抒发情感,不可以占有书画以获取名利,只有如此,才能享受到书画给吾人带来的快乐,而远离书画给吾人带来的病痛,不然,则会害及国家,伤及自身,“其祸有不可胜言者”。以此对治当今书坛画苑之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无须赘言。
    其在《净因院画记》中,苏轼提出了绘画中“常形”与“常理”一对概念,并阐明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大体以文同画竹为例,强调二者兼备;画工往往注重“常形”,能“曲尽其形”,而“常理”非高人逸士不能辨识;“常形”之失,相当于荆浩所谓“有形病”,是局部性的,尚可改正;“常理”之不当,则为“无形病”,为整体性的,患之为终身之疾,全部报废。苏轼这种论画观之提出既源于北宋理学,又有得于前此画论的启发,概念、论述为此前未见,充满创新性。这种观点虽是针对当时画苑“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现象而发的,但即便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顾当下画苑,不讲画史,不明画理,不通画法,不究物态,开口观念、思想,闭口名士、大师,装疯迷窍者正夥,究其实质,无非苏轼所谓欺世盗名者也。
    在《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中,苏轼记录了由文同首创的、影响后世既深且远的“胸有成竹”观念与作画过程:“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
苏轼枯木竹石图.jpg

宋钧瓷花口花盆大卫德藏 (2).jpg

宋钧瓷花口花盆法国吉美博物馆文物60.jpg

发表于 2019-9-22 06:34: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9-22 14: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9-9-22 14: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12-19 05: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