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36|回复: 5

中国盆景文化史十年磨砺蚊力负山终将问世34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24 06: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文化史十年磨砺蚊力负山终将问世349第八章中国近现代的盆景文化
第二十二节林语堂《绘画》论石与树3
胡佩衡清供图 3.jpg
胡佩衡清供图.jpg
胡若思富贵平安图1930年作.jpg
胡少章博古图.jpg
——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诗画又一次合一了。
  这就是中国艺术的讯息,它教会我们去博爱自然,因为独具特色,真正出类拔奉的中国绘画正是那些描写自然的山水画。西方最好的风景画,如柯罗①的作品,也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气氛和对自然同样的感情。
  但很可惜,中国在人物画上落后了。人体被当作自然物体的点缀。如果说人们平时对女性人体的美还有点儿欣赏的话,在绘画中这种欣赏却无迹可求,顾恺之和仇十洲所画的仕女给人们的暗示,并不在于女性肉体的美,而在于随风飘荡的线条的美。而这种对人体美(尤其是女性人体美)的崇拜,在我看来正是西方艺术最卓越的特征。中西方艺术的最大差异,在于灵感来源的不同:东方人的灵感来自自然本身,西方人的灵感则来自女性人体。一幅女性人体画被称作《沉思》,一个赤裸的浴女画被称作《九月的清晨》,没有比这更能震惊中国人的心灵了。时至今日,许多中国人仍旧无法接受西方文化中这样一个事实:找一个活生生的“模特儿”,剥光了衣服站在人们面前,每天被盯着看上几个小时,然后人们才可能学到一些绘画的基本要领。
  当然,也有许多西方人士只愿意把惠特勒①的油画《母亲》挂在壁炉架上去沉思,而不敢去沉思像《沉思》这样的女性人体画。今天,英美社会中还有不少人歉疚地告诉别人,屋内的法国绘画在房子被租来时就是这样装饰着的;也有人说他们不知道如何处置朋友送来的圣诞礼物——维纳斯瓷像,他们在交谈时总是避开这个题目,而仅仅称这些东西为“艺术”,称那些创作了这些作品的人为“疯狂的艺术家”。尽管如此,事实上,正统的西方绘画其起源和灵感还是要归诸酒神狄俄尼索斯。看来,西方画家离开了一个裸露或近乎裸露的人体,就不可能发现其他任何东西。中国画家以一只丰满漂亮的鹧鸪作为春天的象征,而西方画家则通过一位舞蹈着的仙女来象征春天,后面农牧之神紧紧相随。中国画家会对蝉翼的纹路、蟋蟀发达的肢体、蚱蜢和青蛙极感兴趣,中国的文人学士每天对着墙上这些绘画沉思,而西方画家除了埃内尔②的《里瑞斯》或《玛大肋纳》这样的作品外,其他都不可能感到满意。
  ①柯罗(Cotot 1796187S),法国画家。
  ①惠特勒(whistlet18341903),美国印象派画家,版画家。
  ②埃内尔(Hennet18291905),法国画家。
  这种对人体的新发现是当今西方文化对中国最为有力的影响之一,因为它改变了艺术灵感的来源,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整个世界观。归根结蒂,这还应该说是希腊的影响。文艺复兴带来了对人体崇拜的复兴,带来了发自内心的宣言:生活是美的。中国传统的一大部分,尽管没有希腊的影响,也具备了足够的人性。不过,公然宣称人体是美的,这在中国却至为罕见。然而,一旦我们睁开双眼看到人体的美,我们就下会忘却。这种对人体的发现和对女性人体的崇拜注定会成为来自西方的最为有力的影响,因为它与最强的人类本能中的一种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太阳神阿波罗的艺术在中国已经被酒神狄俄尼索斯的艺术所取代,传统的中国艺术已不复在大部分普通学校,甚至不复在大部分艺术学校里传授了。他们也都从活的模特儿或古典(希腊和罗马)的雕塑中学会了描摹女性的人体骨骼。不需要用柏拉图的唯美主义来为裸体的崇拜作辩解,因为只有老朽的艺术家才会面对人体的美而无动于衷,只有他们才去找口实。对人体的崇拜是充满肉感的,并且也需要如此。真正的欧洲艺术家并不否认,反而会公开宣称这一事实。因而,对中国艺术也不能提出这样的指责。无论人们是否情愿,这种趋势一经引入,便有一发而不可止的势头。
论石与树,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龙溪,1976年3月26日病逝于香港。1916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19年去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后又到德国留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归国。相继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教授,并为《语丝》周刊撰稿。1954年新加坡南洋大学校长,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任香港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写词典。他是现代文学巨擘,著作等身;他生活清净,想要享尽人间欢喜的小日子:
有着自己所有的树,自己所有的石。中国人的爱石心性,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在画中都喜欢山水的理由。一个人绝不能天天跑到山里去看石,所以必须把石头搬到家中。凡是花园里边的垒石和假山布置总以“危”为尚,以期摹仿天然山峰的峥嵘。用几块石头所叠成的假山,应该是像画中之山石一般。假山和画中山石所留于人心的艺术意味无疑地是相类而联系的,”……他是林语堂。该如何用心去体味这样一位大家,套用他的话“要了解一个人,读他写的书就可以了”。
《生活的艺术》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
享受大自然  

有这么一个人类,竟会自有意识,并能意识到四周的环境,因而能够对它取一种态度,实在是一桩极奇怪的事情。所以在某一时候怎样去享受一树一石或一景,并无规则可定。


发表于 2020-4-24 07: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4-24 07: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4-24 2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4-24 22: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4-25 11: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12-18 17: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