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785|回复: 76

深入研究栀子盆景——选育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 16: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史锋 于 2011-8-2 21:50 编辑


栀子为茜草科栀子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初夏开花,花色素白,花气清芬。栀子有诸多的别称,如木丹、卮子,越桃、鲜支,林兰等,后又被讹为西域薝卜花。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今俗加木作栀。”至迟到汉代,栀子的药用、染色价值已被发现、应用;南朝时期,栀子进入审美视野,也成为男女之间的传情之具;唐朝时期,栀子的花色、花香开始成为重要的审美对象;宋朝时期,栀子又成为文人的参禅之友,也具备了“比德”意蕴。栀子经历了从实用功能值到审美价值,再到象征意义的演进。当然,这种演进是“层累”式的,而不是“替换”式的;经过不断抉发、丰富,栀子最终完成了实用、审美、象征的功能整合。
栀子株高1~2公尺,叶对生,长椭圆形。花顶生,六瓣,花径约5~6公分,裂片微後卷,初开白色,後渐变黄,具芳香,花期春末至夏季。果期7-11月,果熟期11月,果长卵形,具六稜及六刀状宿存萼,熟果变黄再转桔红。
日常我们见到的栀子有开重瓣花的小叶水栀,但是不能结果。山上的野生植株,也是 大叶子类型,利用价值一般。
作为培育盆景的素材,需要花果兼备,那么就需要我们去发掘适合要求的品种,譬如 叶子细小,节间距短小,开花繁茂,结果累累。

参考 :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俞香顺  周茜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jpg
2402951876180074645.jpg
636977872297462920.jpg
IMG_6788.jpg
调整大小 IMG_6784.jpg
调整大小 IMG_0440.jpg
调整大小 IMG_0444.jpg
雅槭庭黄栀子155.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八方淡定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1:2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有那么多数量了哈。{:soso_e179:}
邵老师 发表于 2011-8-2 17:03

爱好而已  重在 质量而不求数量  {:soso_e100:}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俞香顺  周茜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

清玩
    栀子花盛产于江南。南宋时,栀子花成为文人雅士钟爱的“清玩”。文人雅士所清赏的不是山野间高大的、充满朴野气息的山栀子,而是庭院里矮小的、散发幽姿雅韵的水栀子,如范成大《初秋闲记园池草木五首》其三:“水盆栀子幽芳。”[20]盆栽水栀在南宋很流行,这和盆栽荷花的流行可以参照;这其中有南方地缘因素,也有文化心理的变化。退居江南之后,宋代文人心理日趋内敛。从“尺幅”之间去想象“万里”之势,从“盆池”之水去想象“江湖”之水;以小见大、由近及远,却不愿亲见其大、亲涉其远,这是一种时代心理,如张鎡《水栀》:“汲水埋盆便当池,水栀花旺雪盈枝。江湖万里何曾远,只在先生托兴时。”[21]又如陈宓《延平呈潘王二丈》:“欲知招演堂中境,便是水栀盆里山” [22],招演堂壮景居然被“浓缩”成了水栀盆景。
文人雅士精心培植水栀,会在盆底点缀细沙、奇石,注以清水,甚至对于器具本身也很讲究:
陆游《戏咏闲适三首》其二:“盆镌紫石水栀香。”[23]
史弥宁《小轩窠石》:“密傍轩窗开小池,巧安窠石俯清漪。道人不爱闲花草,只种缾蕉和水栀。” [24]
李处权《水栀》:“我有古鱼洗,岁久莓苔蚀。注之清泠水,藉以璀错石。静态自愔愔,孤芳何的的。”[25]
    李处权《水栀》中用的器具与众不同。“鱼洗”是金属制品,盥洗用具,形似现在的脸盆。盆底装饰有鱼纹的,称“鱼洗”,这种器物在先秦时期被普遍运用。李处权用“古玩”来栽水栀,堪称“奢侈”。盆栽水栀也成为文人之间的馈赠佳品,如蔡勘《龚彦则送水栀小盆,口占为谢》[26]
南宋时期,栀子花也成为重要的插花品类,韩淲《轩窗薝蔔,瓶浸佳甚》:“铜壶更浸新薝蔔,香扑书帘画格间” [27]韩淲《水际》:“花瓶初浸玉栀新” [27]林洪在《山家清供·插花法》中总结了栀子插花的经验:“插莲当先花后水;插栀子当削枝而槌破。”元代高濂《遵生八笺·瓶花三说》“瓶花之法”进一步丰富:“栀子花,将折枝根捶碎,擦盐,入水插之,则花不黄。”
    文人的清赏、意趣的渗透对于提升栀子的审美品格、丰富栀子的审美内涵无疑有着巨大的作用。此外,南宋时期宫廷、民间都以栀子花为插花,《武林旧事》卷第三“端午”:“又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西湖繁盛录》“端午”:“初一日,城内外家家供养,都插菖蒲、石榴、蜀葵花、栀子花之类……”
发表于 2011-8-2 17: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有那么多数量了哈。{:soso_e179:}
发表于 2011-8-2 17: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1-8-2 18: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锋 于 2011-8-2 21:26 编辑

请问这个品种的结果吗?叶子长有5CM左右,谢谢
16143345ppiue4zplez4c5.jpg

注:一般来说,开重瓣花的 栀子很难结果;儿 单瓣花的 栀子能够 结果。
在 能够 结果 里
着果能力 的 区别 也  是 有 差异的
发表于 2011-8-2 2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1-8-2 21: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史锋 于 2011-8-2 21:39 编辑
{:soso_e181:}
陈挺 发表于 2011-8-2 17:47

{:soso_e181:}

引用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俞香顺  周茜 ——《中国栀子审美文化探析》


审美价值:叶与实·色与香·枝与根


    栀子的审美从“实”、“叶”起步,渐渐脱略功用色彩、趋于细腻丰富,专注于花之本体,尤以花“色”、花“香”为栀子审美的两个重要方面,此外兼及花“形”,雨后赏花与月下赏花成为两个重要的审美模式。南宋时期,栀子审美更趋文人化,文人专注于花“枝”、花“根”的姿态。栀子的审美历程大致经历了如上的“三部曲”,形成了以栀子花为中心的立体审美架构。
(一)叶与实
    栀子的果实具有药用及染色价值,最早进入审美视野的也是“实”,苏颂《图经本草》:“栀子,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热黄,中仁深红。”栀子是常绿灌木、革质叶片,树叶亮绿。“实”与“叶”是栀子审美之椎轮,带有朴质、直接、“观其大略”的特点。
谢朓的《咏墙北栀子诗》是现存最早的一首专咏栀子的作品,可以作为典型来进行分析,其诗云:“有美当阶树,霜露未能移。金蕡发朱采,映日以离离。幸赖夕阳下,馀景及四枝。还思照绿水,君阶无曲池。馀荣未能已,晚实犹见奇。复留倾筐德,君恩信未赀。”[31]
首先,“有美当阶树”,作者是把栀子定位成“树”而非“花”,“霜露未能移”是着眼于树色之常青;树叶反射夕照,愈加碧绿、青亮,此即“馀景及四枝”。其次,作品对栀子的果实两致其意,“金蕡”、“晚实”;“蕡”即“有蕡其实”,果实累累。再次,本诗“比兴”色彩很浓,“复留倾筐德,君恩信未赀”卒章显志,栀子更多的是作为“显志”的工具。通观整首作品,真正与栀子花相关的只是“馀荣未能已”一句,只是述及,而未展开描写。
    杜甫的《江头四咏·栀子》并未突破谢朓的视角:“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32]杜甫同样揭橥栀子的药用、染色两大功能,同样注目于栀子的果实之“红”与柯叶之“青”,却未涉及栀子之花。此外,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栀子红椒艳复殊” [33],从“艳”字判断,也应该是描写栀子的果实。
(二)色与香
    梁简文帝萧纲的《咏栀子花》突破“实”与“叶”的窠臼,首次以“花”为主要审美对象,诗云:“素华偏可喜,的的半临池。疑为霜裹叶,复类雪封枝。日斜光隐见,风还影合离。”[31]虽然仍未离“叶”,但是对“实”已经不措一词;作品的重心已经转向花“色”,刻画光影变化、摇曳中的“素华”之姿。其实,谢灵运《山居赋》:“林兰近雪而扬漪”一句也是以“雪”来比喻栀子花,只是《山居赋》并不是专赋栀子花;但若从审美意义上而言,倒是可以看作是简文帝的“先声”。
    刘禹锡在栀子审美历程上具有里程碑的性质,承前启后,奠定了栀子审美的两个最重要的视角,即“色”与“香”,《和令狐相公咏栀子花》“蜀国花已尽,越桃今正开。色疑琼树倚,香似玉京来。且赏同心处,那忧别叶催。佳人如拟咏,何必待寒梅。”[34]从此,果实与枝叶虽仍是审美对象,但审美重心已经挪移到“花”之本体;文人穷形尽相,力摹花形、花色、花香。
1、花形:“雪花”
    栀子花的花形较大,呈六瓣,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三》记载:“诸花少六出者,唯栀子花六出。陶真白言:栀子剪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栀子花与雪花在“六瓣”上的偶合,形成了一个现成思路,即以雪花喻栀子花。
释居简《千叶栀子花》:“一花分六出,千叶是重台。” [35]
陆游《二友》:“清芬六出水栀子。” [36]
张镃《薝蔔花盛开因赋四韵》:“六出分明是雪花。” [21]
张镃《风入松》:“芳丛簇簇水滨生,勾引午风清。六花大似天边雪,又几时、雪有三层。”[16]
2、花色:“白”、“玉”、“琼”
    栀子花的“正色”是白色,而又带有淡淡晕黄,李东阳《栀子花》即言:“抽白媲黄总称才,谁遣山栀入画来?似为诗家少知己,杜陵吟罢不曾开”(《广群芳谱》卷三十八) 陈维崧《二十字令》:“纨扇上,谁添栀子花?搓酥滴粉做成他,凝蝉纱夭斜”(《广群芳谱》卷三十八)用“酥”与“粉”来形容栀子花色之白。其实,陈维崧的比喻言有未惬。我们发现在诗歌当中,一旦进入“核心”层面,即便是在花形上占尽相似“先机”的雪花也不是用来形容栀子花的首选。原因无他,雪花过于轻盈、单薄,和栀子花的质地“终隔一层”。雪花尚且如此,遑论“酥”与“粉”。
    “玉”与“琼”因其色泽、质感成为形容栀子花的上上之选。此外,栀子花金黄的果实星星点缀于洁白的花丛之中,色差对比强烈,很是醒目。请看诗例:
释居简《千叶栀子花》:“玉洁浑无玷,金黄谩夺胎。寻思天下白,只合友江梅。”[35]
张鎡《园中杂书四首》:“放花栀树玉抽金。”[21]
陈宓《四月下旬见黄梅水栀花》:“水栀如玉映群红。” [37]
陈造《次栀子花韵》:“琼树未应矜洁白,金神端为发英华。世间俗眼便红紫,试遣诗翁较等差。”[38]
王义山《王母祝诗》:“当年曾记晋华林,望气红黄栀子深。有敕诸官勤守护,花开如玉子如金。”[39]
    栀子花的“变色”则是红色。不过,红色栀子花可能只是纸上言语,是印象、是想象。《广群芳谱》卷三十八引《野人闲话》:“蜀主昇平尝理园苑,异花草毕集其间,一日有青城山申天师入内,进花两栽,曰‘红栀子种,贱臣知圣上理苑囿,辄取名花两树,以助佳趣。’赐予束帛,皆至朝市散于贫人,遂不知去处。宣令内园子种之,不觉成树两株,其叶婆娑,则栀子花矣,其花斑,花六出,其香袭人,蜀主甚爱重之,或令图写于团扇,或绣入于衣服,或以绢、素鹅毛做作首饰,谓之红栀子花。及结实成栀子,则异于常者,用染素则成赭红色,甚妍翠,其时大为贵重。”花色异于常见的白色,染色也异于常见的黄色。北宋张唐英《蜀檮杌·后蜀后主》的记载稍异于是:“十月,召百官宴芳林园,赏红栀子花。此花青城山中进三粒子,种之而成,其花六出而红,清香如梅,当时最重之。”清代陈淏子的《花镜》也沿袭了“红栀子”之说。鲁迅散文《秋夜》中也出现了红栀子花的身影:“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
3、花香:“清芬”、“中庸之道”、“雅俗共赏”
    色与香是花之“双美”,但却又是“二难”,如古人常遗憾于海棠的“有色无香”。花香之中,有的馥郁浓烈,有的幽微细长,而栀子花的花香堪称“清芬”弥远,尤其是在微风的吹拂下。关于栀子花的花香,后文还会论述,请看诗例:
张祜《信州水亭》:“尽日不归处,一庭栀子香。” [40]
释正觉《谢通讲师五偈》:“秋横两眼瞳人碧,云拥三衣栀子香。” [41]
陆游《四月二十三日作二首》其二:“落日桐阴转,微风栀子香。” [7]
杨万里《栀子花》:“ 树恰人来短,花将雪样看。孤姿妍外净,幽馥暑中寒。有朵篸瓶子,无风忽鼻端。如何山谷老,只为赋山矾。”[42]
张镃《池上》:“争似栀花浑是雪,净香薰透一池风。” [21]  
白玉蟾《柳塘送春》:“经时不放荷花叶,昨夜尽收栀子香。” [43]
刘黻《冷泉亭》:“造物余清供,山栀一树香。” [44]
    杨巽斋《薝蔔花》:“薝蔔标名自宝坊,薰风开遍一庭霜。 闲来扫地跏趺坐,受用此花无尽香。”[45]
栀子花的花香无“过”与“不及”之弊,也是契合“中庸之道”,为雅士所喜。现代作家汪曾祺在《夏
天》则是另开一面:“栀子花……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应该说,汪曾祺的“为文雅人不取”不符合事实,但也说明了,栀子花的花香是“雅俗共赏”的。
《广群芳谱》卷三十八引《四川志》:“白上坪在铜梁县东北六十里,地宜栀子,家至万株,望之如积雪,香闻十里”,这又是“香阵”风味。
4、花与雨
    李渔在《闲情偶寄》云:“栀子花无甚奇特,予取其仿佛玉兰。玉兰忌雨,而此不忌雨;玉兰齐放齐凋,而此则开以次第。惜其树小而不能出檐,如能出檐,即以之权当玉兰,而补三春恨事!”[46]
    李渔将玉兰与栀子花强分轩轾,有着个人的偏见,但也恰恰道出了栀子的两个特点:一是次第开放,栀子花的花期长达四、五个月;二是宜雨,“众花之开,无不忌雨” [46],但栀子花却是在雨后格外的清新素雅、充满生机。“雨后赏花”是常见的栀子花审美模式,前引王建《雨后山村》即是一例,再如颜测《栀子赞》:“濯雨时摛素,当飚独含芬。”(《广群芳谱》卷三十八)
    韩愈《山石》:“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47]中的“肥”字绝妙,写出山中雨后栀子的舒展怒放,其他的花或恐不足以当“肥”字。宋代韩淲《晁十哥出旧藏书画》:“叶大栀子肥” [27]全然袭用韩句。
5、花与月
    程杰先生《梅与水月》[48],分析了月下赏梅的审美经验;宋代,月下赏莲也渐渐流行[49]。我们无需过于拔高栀子花的地位,然而,宋代开始,月下赏栀也成为栀子审美的重要模式。在月色的洗礼与映衬之下,栀子花更显素雅之色,而且花影婆娑;在月夜,栀子花也更显清雅之香:
朱淑真《水栀子》:“一根曾寄小峰峦,薝蔔香清水影寒。玉质自然无暑意,更宜移就月中看。”[50]
袁说友《致盆栀子于同年楼大防天官》:“一轮月影涨幽香,碧玉钗头白玉妆。持似此花供燕几,玉堂端可寿萱堂。” [51]
沈周《薝卜》:“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广群芳谱》卷三十八)
    杨慎《升庵诗话》卷一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了夜深花香的原因:“林和靖《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苇航纪谈》云:‘……月黄昏,谓夜深香动。……盖昼午后,阴气用事,花房敛藏;夜半后,阳气用事,而花敷蕊散香。凡花皆然,不独梅也。’宋人《栀子花》词“恼人以便是夜深时”,是此理。……盖物理然耳。”
   从审美主体而言,只有在夜深虚静之时,才能充分捕捉到花之清香。我们看王十朋的审美体验,王十朋《九月十二夜独步梅溪玩月,人迹悄然,秋色满眼,微风不动,岩桂自香,初不劳思,偶得四句。盖心境中静时语也,归小成室,对短灯檠,索纸书之》: “独步溪头夜初寂,扫空尘念心清凉。月明眼底见秋色,境静鼻根闻桂香。”(《全宋诗》第36册,卷二0一九)禅宗思想影响下的清旷胸次、清虚心境影响了宋人的花卉审美方式。总之,只有在禅宗思想与文人士大夫结盟的宋代,月下赏栀模式才会流行[49],栀子之花香才能被抉发无遗。
(三)枝与根
    宋朝时,文人雅士对于水栀子的清赏于色、香之外另具只眼,那就是水栀子的枝、干。范成大《梅谱·后序》:“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奇怪为贵”也是南宋人对水栀子的审美情趣,
李处权《水栀》:“婆娑复偃蹇,其高不盈尺。铅华了不御,绚此冰雪质。”[25]
洪适《盘洲杂韵上》:“鲜支形相小,石罅解蟠根。”[52]
朱熹《刘平甫分惠水栀,小诗为谢二首》:“何处飞来薝卜林,老枝橑屈更萧惨。”[53]
许及之《从潘济叔觅花,红蕉,凤仙,大蓼,谓水栀仅有一窠,寒窗不可无,戏作二绝》其二:“闻说君家有水栀子,虬枝怪石眼前稀。”[54]
张鎡《水栀》:“拳石泓泉媚清沙,孤根蟠曲养清华。”[21]
    这是典型的宋人花卉审美方式,脱略物色、绝去风华,而注重于“标格”之体认,老气横秋而潜气流动。栀子枝、干美的发掘和栀子作为盆景树木的历程是同步的,互为促进。
奖状 042.jpg
奖状 048.jpg
奖状 049.jpg
发表于 2011-8-2 21: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1-8-2 21:5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佩服!学习~~~~~~
发表于 2011-8-2 22: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佩服,赞!学习!养大养粗很少见,也有难度!兄宝真多!
发表于 2011-8-3 09: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1-8-3 19: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1-8-15 10: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开眼界,想不到栀子花还有这么多观赏性较强品种。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8-18 16: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桅子果也很漂亮。是观果盆景的好材料。{:soso_e181:}
发表于 2011-8-26 22: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的栀子花都是不结果的!
发表于 2011-9-7 21: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栀子盆景确实不错,转贴一图共赏
水栀子.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0: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这里的栀子花都是不结果的!
柳煜 发表于 2011-8-26 22:23

这个是因为品种原因
贴一个 刚从 角落 揪出来的 小品素材
调整大小 IMG_1700.JPG
调整大小 IMG_1704.JPG
发表于 2011-9-25 05: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营养钵中的苗是达摩吗?多少钱一棵?

点评

达摩是丸叶栀子 台湾就叫达摩栀子  发表于 2014-6-21 11:21
达摩,养兰养多了吧  发表于 2014-6-20 21:56
发表于 2011-9-27 19: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家伙,厉害的狠,支持你,看好你哟
发表于 2011-10-10 10: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11-25 02: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