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文化史料的思索与领悟14-15 14、李渔 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 李渔(1611-1680),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著有《闲情偶寄》等书。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 李渔《闲情偶寄-浇灌竹木》“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始可与言灌园之乐,不则一灌再灌之后,无不畏途视之矣。殊不知草木欣欣向荣,非止耳日堪娱,亦可为艺草植木之家,助祥光而生瑞气。不见生财之地,万物皆荣,退运之家群生不遂?气之旺与不旺,皆于动植验之。若是,则汲水浇花,与听信堪舆、修门改向者无异也。不视为苦,则乐在其中。督率家人灌溉,而以身任微勤,节其劳逸,亦颐养性情之一助也。” 李渔认为,上天赋予草木植物不同的生命形式,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能通草木之情,尊重生命,以草木之生死为生死,才能得灌园之趣,领略万物之生意。花木欣欣向荣,不仅是耳目得到快乐,也可以为喜爱花木的人家,增添祥光瑞气。难道没有看见生财的地方,植物都是郁郁葱葱;而运气差的人家,各种花木都生长不良?这样,汲水浇花,不视为辛苦的事,而觉得乐在其中。带领浇水,四体劳动,还能调节生活,陶冶性情、增添不少的乐趣! 李渔还从花木植物生存之道中悟出养生处世之道,天地常理和人间正道都是崇尚根本的。树根是花木生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德,先固其根,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如其植德不力而务为苟且,则是藤本其身,只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 15、龚自珍《病梅馆记》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病梅馆记》写于1839年,作者当时48岁。 作者以梅喻人,借梅议政,以托物取喻的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感情。以小见大,借题发挥、“病梅”象征着病态的社会和被摧残禁锢的人材,“文人画士”暗指封建统治集团的顽固派和专制主义者。 把自然界的植物和社会上的人相比,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相比,这种类比并不完全贴切恰当。对待盆景植物,人们可以根据它的生长规律和人类的艺术审美需要,加以改造,使其造型呈美于人类。完全放纵自如,取消一切约束,任其本能地发展,在任何社会条件下都是不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