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9|回复: 6

《中国盆景山石史》第四章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兴盛第一节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特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6 09: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山石史》
第四章 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兴盛
第一节、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特点
第二节、唐代铜川窑三彩山池与山池诗赋
第三节、展子虔《游春图》与张彦远《论画山水树石》
第四节、唐大宗李世民的《小山赋》《小池賦》
第五节、 卢鸿《草堂十志图》与隋唐树石造型
第六节、王维“蕙兰附石盆景”和《山水论》《山水决》
第七节、杜甫《假山》诗及其影响
第八节、韩愈《盆池》诗及其意义
第九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太湖石记》的山石思想
第十节、荆浩《匡庐图》与《笔法记》的历史价值
第十一节、牛僧孺与李德裕的山石趣话
第十二节、柳宗元山水游记及其山石评价
第十三节、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历史物证
《中国盆景山石史》附录:隋唐五代盆景山石史料汇编


第一节、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特点
    隋唐五代,中国盆景山石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隋朝隋炀帝迁都洛阳之后,征发大江以南、五岭以北的奇材异石,以及嘉木异草,都运到洛阳去充实各园苑;又在扬州作迷楼,聚巧石为山,凿池为五湖四海,湖中积土石为山,构亭殿屈曲,环绕澄泓,皆穷极人间华丽。又凿北海,周环四十里,中有三山,效蓬莱方丈瀛洲。
    张伦宅园山石是由秦汉风格向唐宋风格过渡的典型,北魏以前的假山,多为土质山体,占地较多。张伦宅园的山体是坚硬山石,可以造成“纤列之状一如古,崩剥之势似千年”,“重岩复岭”、“崎岖山路”,“决石通泉,拔岭岩前,斜与危云”、“山石高下复危多”等高峻而危险的气势。可以想见,当时山石叠造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绛守居园池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一处隋代园林遗址。“居园池西部为莲池,东侧叠石为山,有影壁,六角形拱门,春景亭、八卦亭、拙亭、燕节楼、望月台、苍塘风堤、孤岛等。”
200888日,一幅巨大卷轴在奥运会开幕式上缓缓地展开,呈现出在中国极具代性的文化元素: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是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也是隋唐山水画趋向成熟过程中的一件珍品。张彦远《论画山水树石》篇中描绘了山水画自魏晋至唐代的一个发展脉络。卢鸿《草堂十志图》中仍然可以见到隋唐时期古人对树石造型的设计画面。王维首创世界上第一盆“黄瓷斗蕙兰附石盆景”,杜甫《假山》诗与白居易的盆景山石展示了中国盆景山石的最高境界。铜川窑三彩山池的出土,李世民《小山赋》《小池賦》和韩愈《盆池》诗具有深远的意义。荆浩《匡庐图》与《笔法记》开创了以描绘山石峻岭为特色的山水画派。牛僧孺与李德裕的山石趣话,柳宗元山水游记及其山石评价,共同谱写了大唐盆景山石艺术的乐章。
     李泽厚《美的历程》:“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像,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即使是享乐、颓丧、扰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盛唐艺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唐代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精美简约的文字,构筑恢宏的艺术世界,展示广褒的艺术时空。其特点就在于它的丰厚性和包容性,从“雄浑”到“流动”,包罗万象,诸体皆备,不主一格,对各种风格意境及创作经验都有所阐释。借助老庄哲学把审美经验通贯起来,论述了艺术的不同类型与美学本质,艺术表现自然的本体和生命,必须超越世俗的欲念、成见的干扰和束缚,使心灵处于虚静的状态,从而超越经验而进入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唐代封建社会的盛世,在诗文、书画、园林与盆景艺术等,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明宫太液池中有蓬莱山,绿水弥漫,林木繁茂。盆景山石已在宫廷和文人及民间广泛流行,主要表现在形式多样、题材丰富、景中寓情、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等方面。唐代上层社会欣赏盆景、以盆景作为室内装饰品、作为人际交往中的礼品已成为社会风尚。
    盆景山石在艺术上的成就,首先表现为魏晋以来一系列名称与创作方法纯熟的应用。此时,文人们已在庭院、天井等极其有限的空间内叠造出起伏断续的复杂山体,并与水体、花木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表现出自然山野的气息。文人秉持以小见大的理念,凭着“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想象,刻意搜求,掇石于几案,清供于幽窗,摩挲把玩,知音竞赏。不出书斋,坐游山水之间,神驰云天以外,清修养性,陶情自然。
    从唐代盆景绘画和盆景诗文来看,其主流是把生活诗意化;文人画的绘画理论和诗文之意境,反过来又影响促进到盆景创作上。以诗情画意写入盆景,形成了文人构思的写意山水盆景形式,这类盆景的思想主题是以冷洁、超脱、秀逸等概念为意境。
    唐代文人这种复归大自然、超脱现实的思想,是老庄和陶渊明思想影响的结果,是在他们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唐代时人们对盆景的鉴赏能力已达到一定高度。已懂得了其刚劲之美和曲线美、苍老美,对山石品评强调了形、声、神、韵统一美、协调美。
    中国文人的审美观,是以小观大,在有限空间内表现大自然景色的“壶中天地”,布局构建思路指向具有含蓄性的曲折隐寓,不重阐释而重启迪,塑造人化的虚缥时空感,显示深厚文化修养与理想的艺术追求。这与文人渴望自由的精神是相一致的。人生境遇越是困惑、崩溃、悲苦不幸,对山石越发亲切,对山石的体验也就越发真切深入。从自家山池、小山、小池、盆池、拳石、叠石、假山、置石,去体会自然万物的道,从而提升修养自我,足不出户而达道!文人构思设计精巧,景物不求多,唯求其意深广与象征写意,追求自然艺术境界,追求山水之美的怡性畅情。
    隋唐盆景山石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山石异名颇多。从诗文中内容看,盆景的类别与形式已基本具备,关于山石的名称,约略统计有山池47篇,小山小池34篇,盆池19篇,假山12篇,怪石48篇,奇石12篇,拳石12篇,叠石14篇,水石69篇,松石25篇,石笋12篇等。其它山石名称在隋唐诗文中已发现的有:
    瑞石,白石,鬱林石,盤石,嘉石,樹陰石,禎石,郊社石,錦石,落星石,響石,獨石,丹紫石,茲石,松化石,霣石,石雁,石蓮花,溜穿石,窊石,石賢士,夸父支鼎石;詠石、危石、岑石、他山石、芒砀石、石扉、石栈、石泉、石稜、石根、石壁、石渠、石脉、碣石、石楼、石云、石友、石亭、石孔、石兕、石劒、石坛、石人、石廪、石眼、石细、石台、石坂、石头、石奩、石潭、望夫石、石层、石屋、石屏、石矼、石屏、石心、石巖、石崖、石工、石席、石牀、石房、石斧、石枕、石画、石矶、拂石、碍石、石窦、石架、石桥、石梯、石稜、石墙、石榻、织女石、孤石、石径、危石、巖石、名石、洒锦石、抵石、乱石等等。
又如《录异记.异石》有黄石,黑石,洪州质石,青色石,镇书石,松化石,钟声石,鱼形石;
《酉陽雜俎》有拳石,雞卵石,韶石,明镜石,承受石,釜石,鱼石,燃石,石鼓,石靴,石阜石,石人,石鼍,石栏干,醢石;
《隋唐嘉话》有金剛石,石溪,有寶瑟四,各值數十萬。有寒玉、石磬、響泉、和至之號;
《杜陽雜編》有仙人镜怪石,松风石,火玉、澄明酒、风松石;
《卢鸿草堂十志图》有傾石、石叢聳,水石,盤石,石鮮;



姚合诗中:青石坛、石庭、布石、青渌石、石濑、危石、石岸、凿石、立石、石添、水石、幽石、古石、石翠、石径;




齐己诗中:落星石、石鼎、树石、石屋、白石、青石、片石、泉石、水石、江令石、爱石、石笋、石阙、石阶、石室、石路、庭石、石坞、野石、得石、吟石、劫石顽、落石、花盘石、石楼、太湖石、千片石、石龛、石上云、石解空、寻僧石磴、石林、石龛、三生石、巨石、云中石壁、松化石、白石龛、石竹、石如骐驎、石房、石兼苔、石围;

    柳宗元山水游记中:小石、怪石、山石、奇石、全石、卷石、小山、美石、石渠、大石、石泓、岩石、诡石、土石、逾石、石泓、亘石、龙鳞之石、石涧、多石、秀石、流石、流石、石枰、石鱼、石鲫、累石、异石、石若、萬石亭。
    白居易《太湖石记》等诗文中:嗜石、石无文无声、与石为伍、石有族、惟石是好、富哉石乎、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碣石、磐石、云石、石涧、白石、积石、石渠、石门、拳石、两片石、双石、瑟瑟石、莲石、石亭、石孔、弄石、石壁、石莲、石神、文石、兹山、水石、蓊石、美石。
     刘禹锡《砥石赋》,李邕《石赋》,鄭惟忠《古石賦》,白行简《石韫班赋》,《沽美玉赋》,《望夫石賦》,吳融《太湖石歌》,皇甫浞《佷石铭》,符载《观张员外画松石图》,荆州城东天皇寺《道悟禅师碑》,庐山故女道士梁洞微《石碣铭》,薛存诚《祯石赋》,《仙石灵台赋》,刘祯《琢石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等诗文中都记有大量山石史料。
附图:隋代展子虔《游春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大卷轴
隋代崔仲方《咏石-雪窦石》
隋代虞茂《咏石诗-衢州石》
唐代开元之治元宵节版画中的山石
唐代卢鸿《草堂十志图》中的树石造型
明代文徵明楷书卢鸿《草堂十志图》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1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请教并诚请管理员关注一下:
   《中国盆景山石史》附件图片,因受到网页上设置限制上传不了。因为同一文章图片今日在《盆景艺术在线论坛》都可以轻松上传。
    这件事很费解?
    3月13日之前,在贵网论坛数百篇文章中的附件图片上传一直很顺利!但自3月21日开始就有了障碍:图片上传,一点击就出现“无效图片”方块!直至今日仍然如此。
    对于网页图片上传格式,笔者年龄大了,又是一个外行,怎么学也不明白。是以只好麻烦管理者,费点心思再查一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给贵论坛添加如此麻烦,真毫无办法,实在抱歉!
发表于 2011-4-26 17: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1-5-8 19: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盆景山石史》第四章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兴盛第一节隋唐五代盆景山石的特点图片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游春图》等.jpg 隋崔仲方《詠石》雪窦石-素园石谱.jpg 隋代虞茂咏石诗与衢州石-素园石谱.jpg 唐开元之治元宵节版画中的庭院山石.jpg 唐卢鸿草堂十志图1草堂.jpg 文徵明小楷《草堂十志》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现藏于故宫博物院1.jpg
发表于 2011-5-23 23: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分享 !
发表于 2011-10-24 19: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
发表于 2011-12-9 15: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5-2-20 0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