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山石史第一章
中国盆景山石起源
第二节 “人猿相揖别”的初期文明
1964年的一个春天,伟人毛泽东在《贺新郎-读史》这首词中,曾经风趣地概括了人类与山石渊源的关系:“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后来,这首词最早发表在《红旗》一九七八年第九期。
在远古历史数百万年的演进中,人类才学会把山石磨光,制造出来第一件劳动工具。告别了猿人的时代,标志着人类一个新时代的来临,这便是石器时代。对远古石器时代的历史研究,前人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一册:“山顶洞人的石器,目前虽然发现了二十余件,但都很简单。从他们的装饰品上面,可以推测他们已经使用了相当进步的石制工具。那些装饰品的制作过程有选材、打制、钻孔、研磨、着色等,是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平的,这些技术多半可以用到制造石器上面来。”
宋兆麟、黎家芳、杜耀西合著的《中国原始社会史》:“在石器加工史上,由直接打击法到间接打击法,工具的制作水平前进了一步。由于制作石器技术的不断改进,在琢削法、压制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磨制和钻孔的新技术。这两种新技术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上事实说明,在距今两万年前后,人们在制作石、骨工具上已迈过了粗制阶段,开始掌握了磨和钻制的新技艺”。
李根蟠等合著的《中国原始社会经济研究-原始手工业-石器制作》:“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制造技术是在继承旧石器时代技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一般包括选料、打制、切割成形、敲琢、砥磨和穿孔等几个工艺过程。打制是旧石器时代的传统技术,琢制、磨制、穿孔技术都萌芽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只有切割是新石器时代发明的。”
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其主要标志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制作使用,是一个缓慢的普遍化的过程,新石器时代才是磨制石器的普遍制造和使用时代。人类的“小儿时节”,曾经用山石御敌生存,用山石狩猎收获,用山石针疗疾病,用山石取火熟食,以山石洞穴避寒,用山石农耕播种。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山石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进步的助手和挚友。
毛泽东主席 1958年9月15日视察大冶铁矿
郭沫若1892-1978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河姆渡文化遗址大石
1977年出土河姆渡文化遗址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