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87|回复: 6

中国盆景山石史第二章商周秦汉时期盆景山石的雏形第一节《山海经》中的山石神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7 14: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山石史
第二章商周秦汉时期盆景山石的雏形
第一节《山海经》中的山石神话

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回忆说,长妈妈买来了自己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而对长妈妈发生新的敬意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而且又满怀感激地说: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这部《山海经》宝书伴随了鲁迅的一生,给他以重要的思想影响。

《山海经》是战国至汉初时期的一部奇书,保存了中华民族大量的原始神话。据认为,屈原是看了描绘《山海经》的早期壁画,才创作出《楚辞•天问》传世佳作。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晋代陶渊明有读《山海经》十三首诗。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也曾“据图以为书”。汉晋许多名著,都曾对《山海经》进行评价、考究。如《汉书.艺文志》,王充《论衡》,许慎《说文解字》,赵晔《吴越春秋》,王逸《楚辞章句》,杜预《春秋释例》,陈寿《三国志》,张华《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等。西汉刘歆对《山海经》进行校编,向皇帝上呈表,使其成为了皇家钦定书籍传世。

关于《山海经》作者,汉刘歆《上山海经表》:“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汉王充《论衡·别通篇》:“禹、益并治洪水,……以所闻见作《山海经》。”王逸在《楚辞章句》《天问》中认为:“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因书其壁,何而问之。”是知此种故事,当时不特流传人口,且用为庙堂文饰矣。(鲁迅语)
但也有不同看法,宋朱熹《楚辞辨证》:“大抵古今说《天问》者,皆本此二书(按指《山海经》和《淮南子》),今以文意考之,疑此二书,本皆缘解此《问》而作。”

对此,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山海经》今所传本十八卷,记海内外山川神祇异物及祭祀所宜,以为禹益作者固非,而谓因《楚辞》而造者亦未是;所载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与巫术合,盖古之巫书也,然秦汉人亦有增益。”

李泽厚在《美的历程-楚汉浪漫主义》中也指出:“传说为屈原作品的《天问》,则大概是保留远古神话传统最多而又系统的文学篇章。它表现了当时时代意识因理性的觉醒正在由神话向历史过渡。神话和历史作为连续的疑问系列在《天问》中被提了出来,并包裹在丰富的情感和想像的层层交织中。‘焉有石林,何兽能言?’” 哪儿又有岩石成林?什么野兽会发人言?这就是当时《天问》中的疑问与觉醒!

《山海经》再现了中国先民“小儿时节”的梦,再现了人类走出原始混沌时的第一声呐喊。《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方国,100多个人物,300条水道,400多种神怪;不仅如此,《山海经》还记载了550座山和其中各式各样名称的石头,如:

《山海经-中山经》敖岸之山,……是常出美玉。

《山海经-东山经》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

《山海经-东山经》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

《山海经-北山经》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石。

《山海经-北山经》天池之山,其上无草木,多文石。

《山海经-北山经》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

《山海经-北山经》神囷之山,其上有文石。
   《山海经-北山经》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西山经》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玉。

《山海经-西山经》长留之山,……是多文玉石。

《山海经-南山经》鹿昊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

《山海经》记述了先秦时期的砆石、沙石、金石、博石、洗石、磐石、白石、采石、涅石、琅玕石、文玉石、碦石、泠石、茈石、文石、磁石、礨石、婴石、青碧石、箴石、美石、瑶碧、砺石、文石、礵石、涂石、怪石、夅石、茈石、糜石、栌丹、呜石、帝台之石、美石、元石、邽石、白珉、封石、脆石等山石种类。它使后人对山石的认识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如《山海經-西山经》:“瑾瑜之玉为良,坚栗精密,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
    晋郭璞注:“今徼外出金刚石,石属而似金,有光彩,可以刻玉,外国人帶之云避恶气。”

东晋万震《南州异物志》载:“金刚,石也,其状如珠,坚利无疋,外国人好以饰玦环,服之能辟恶毒。”

东晋王嘉《拾遗记》:炎帝“有石璘之玉,号曰‘夜明’,以暗投水,浮而不灭”。

中国古代对金刚石的认识利用可以一直追溯到4500年前的炎黄时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利用金刚石的国家!《山海经》不仅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也是一部综合性的山石百科全书,具有重要的科学与文化研究价值。 《山海经-北山经》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jpg 《山海经-北山经》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jpg 《山海经-北山经》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石。.jpg 《山海经-东山经》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jpg 《山海经-东山经》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jpg 《山海经-东山经》泰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jpg 《山海经-南山经》蛊雕 盖鹿昊之山,上无草木,多金、石。.jpg 《山海经-西山经》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jpg 《山海经-西山经》章莪之山,无草木,多瑶碧。.jpg 《山海经-中山经》敖岸之山,……是常出美玉。.jpg
发表于 2011-3-26 21: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1-3-26 21: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
发表于 2011-5-23 23: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分享 !
发表于 2011-10-24 19: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
发表于 2011-10-30 06: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
发表于 2011-12-9 15:4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读{:soso_e18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5-2-20 03: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