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专业最受欢迎的盆景艺术交流平台
The most professional & popular bonsai forum i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65|回复: 10

中国盆景文化史料的思索与领悟16-2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8 12: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盆景文化史料的思索与领悟16-20
16、叶圣陶《假山》
叶圣陶(1894-1988),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主席。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巨擘。他写的《苏州园林》入选语文课本,他对苏州的一草一木充满了深厚的感情,特别是与驰名中外的苏州园林结下了不解之缘。作者曾在《天井里的种植》中谈到:在上海弄堂居住时,“非但栽不了深林丛树,就是几棵花草也无法种,因天井里铺满着水门汀”。后来只好“同花园子约定,每个月送两回或三回盆景来”。“我们乐于亲近植物,趣味并不完全在看花。一条枝条伸出,一张叶子展开,你如果耐着性儿看,随时有新的色泽跟姿态勾引你欢喜”。
1936年,作者写了一篇对假山是否应该存在,并提出质疑的文章。从小在苏州长大,对花园中的假山非常熟悉,对假山的不满也由来已久,文中逐条否定传统上关于假山的看法,似乎将长期以来的疑惑与反感一吐为快。
假山实在算不得一件好看的东西。“阳光照在上面,明一块,暗一块,支离破碎,看去总觉得不顺眼”,言下之意,假山实在太假,缺乏自然浑成的好;“假山上长着大树,盖着亭子”,“一座亭子镇压着整个所谓山峰”,显得非常不相称;“用假山,固在使花园增加了曲折和深致,但是也引起了一堆乱石之感”,“真山真水若是自然手创的艺术品,假山便是人类的难能而不可贵的‘匠’制”。
17、梁实秋《盆景》
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雅趣甚多,喜爱花木盆景。有一盆文竹盆景曾伴随其父亲30多年,后移到梁实秋的书斋。他格外喜爱,平素浇水施肥,移盆、修剪枝叶、翻换肥土都是亲自动手。
他认为“艺术与自然本是相对的名词。凡是艺术皆是人为的。犹如吾人所谓“无斧凿痕”。我看过一些盆景,铅铁丝尚未除去,好像是五花大绑,即或已经解除,树皮上也难免皮开肉绽的疤痕。”
18、林斤澜《盆景—寄语温州同行》
林斤澜(1923-2009)温州人,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2007年获北京作协“终生成就奖”。此文发表于19804期《上海文学》,作者文中首句就介绍:
“我年轻时候晓不得盆景的好看。”“这个花圃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寂寞。春天花重叶浓,就更加寂寞。不能说是荒凉,这里是有人经营的。也不能说是清净,清净就算是轻松了。我不记得遇见过买主,不记得有人指东指西讲价钱。园丁也很少,个把两个人总在什么角落头,一声不响地松松土,剪剪枝。脸色也都苍白或是苍黄。也许是战争时期,这一行在苦守苦撑。但他们靠什么吃饭?有谁来欣赏呢?这样的冷清清,难道也算是一个行业?寂寞之感牵丝攀藤爬上我幼稚的心头,我好比落在蜘蛛网里,这叫人怎么“顶得牢”!寄语家乡年轻的亲爱的同行,这个盆景的作者最大的本事是:忍耐。”
19、艾青《盆景》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1979223日,作者参加作家访问团在广州参观盆景展览。一下子触动了诗人的心灵,准确而生动地勾画出盆景的形象, 从头至尾似乎是写盆景,然而,又处处是在写人,形成了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其实它们都是不幸的产物
早已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在各式各样的花盆里
受尽了压制和委屈
生长的每个过程
都有铁丝的缠绕和刀剪的折磨
任人摆布,不能自由伸展
一部分发育,一部分萎缩
以不平衡为标准
残缺不全的典型,
像一个个佝楼的老人,
夸耀的就是怪相畸形
有的挺出了腹部,
有的露出了块根
留下几条弯曲的细枝
芝麻大的叶子表示还有青春
像一群饱经战火的伤兵
支撑着一个个残废的生命
20、池莉《一生只做一件事》
池莉(1957-)女,湖北仙桃人,武汉市文联主席,专业作家。此文收入《池莉文集4》中。
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
黄岳渊先生在宣统元年的时候本是一名朝廷命官,斯时年将三十。有一日黄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该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应付人家,做商呢又要坑害人家,得做一件得天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为人的根本,于是,黄先生毅然辞官隐退。从此聚精会神,抱瓮执锄,废寝忘食,盘桓灌溉,甘为花木之保姆。果然,黄家花园欣欣向荣,蒸蒸日上,花异草奇,声名远扬。众人深得启示:既混浊之世,百无一可,唯花木差可引为知己。
最近由读《花经》而获顿悟:人的一生只能做一件事。政客们终身搞阴谋,商人们终身搞欺骗,情种终身搞爱情(比如贾宝玉),黄岳渊先生终身搞盆景花草。一生的时间并不多,一生的精力也不多,要搞好一件事实在不容易。用去一生,搞好了一件事,那也就够可以了。世上不知多少聪明人,一生没有搞好一件事。黄先生养花养出了精神文明,养出了人间知己,养出了《花经》这等好书,恐怕这才叫养花种草!这才叫做了人生一件事!
一件事要做好,岂能凭你心中有一点喜欢?有一点迷恋?三天浇点水,五天上点肥?
       黄岳渊(1880~1964)号剡曲灌叟,奉化萧王庙镇黄家峻村人。1909年(宣统元年)创办黄园,专意花卉盆景,为沪上最大私营园艺场。组织上海市花树同业会,任首届主席。根据自己30多年的经验编著《花经》,全书20余万言,内容相当丰富。郑逸梅每逢黄园花事或花节必为座上客。周瘦鹃与他的盆谊更深,并合力为黄岳渊校订《花经》。
16叶圣陶(左)与朱自清.jpg 16叶圣陶纪念馆.jpg 17梁实秋与胡适在台湾.jpg 18巴金和艾青.jpg 19林斤澜-温州籍北京作协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jpg 20池莉-武汉市文联主席专业作家.jpg 黄岳渊(1880-1964)1909年于上海创办黄园。专意花卉盆景,组织上海市花树同业会任首届主.jpg 黄岳渊《花经》新纪元出版社发行1949-.jpg 黄岳渊《花经》新纪元出版社发行1949-4.jpg
发表于 2012-7-8 13: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5_112:}
发表于 2012-7-8 13:52:38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81:}{:soso_e181:}
发表于 2012-7-8 14:4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2-7-8 15: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7-8 1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79:}
发表于 2012-7-8 19:40:30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60:}
发表于 2012-7-20 22:5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soso_e181:}
发表于 2015-1-30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2-9 17: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7-22 18: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盆景乐园

GMT+8, 2024-6-19 0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