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枯木文化和枯干式盆景的起源与发展5
1、少年学艺时候的记忆
2、《庄子·内篇·人间世》无用之用方是大用
3、西汉枚乘的《七发》
4、西汉刘胜的《文木赋》
5、晋代庾信的《枯树赋》
6、隋代的枯树诗
7、卢照邻的《行路难》与《病梨树赋》
8、张璪是创造双枝画技与理论的源头
9、杜甫是创造枯木式盆景的先驱
10、黄筌雪竹文禽图与李成读碑窠石图
11、苏洵创作木假山盆景
12、苏轼创作枯木竹石图与理论
13、倪瓒六君子图与枯木竹石图
14、赵孟頫古木竹石图与名言
15、李衍枯木竹石图与李士行《偃松图》
16、沈周与明人的枯木竹石图
17、石涛枯木竹石图与名言
18、乾隆枯木竹石图与评论
19、清代著名枯木式盆景名家
20、陈师曾枯木竹石图画铜
21、周瘦鹃是枯干式盆景实践与理论的大家
22、陈从周“模拟枯木竹石图”美学理论轰动了世界
23、枯干式盆景的研究时尚
24、枯干式盆景概念与含义
25、枯干式盆景的起源
26、当前我们的盆景情况确使人担忧
27、创作中国盆景这才是我们倡导的目的
28、面临的问题与结语
5、晋代庾信的《枯树赋》
晋代还出现对枯木树桩雕刻描述。庾信(513-581年),是南北朝诗人。他的《枯树赋)阐述树的荣枯及相关之思,已完全是作者身世遭遇的表述,所以作者禁不住直抒胸臆,由树到人,感伤自己的"羁旅无归",其情调压抑悲怆,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矛盾。论者称这种"枯树意象"是庾信羁臣心态的外化。但其中对枯树形态与雕刻的描述特别精彩,感人致深。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有的树桩如拳卷曲,根部隆起弯弯曲曲;)熊彪顾盼,鱼龙起伏;(有的树桩像熊虎回头顾盼,有的又像鱼龙起伏露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有的树桩像群山相连,树木纹如河水的波浪;)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高超的匠人惊叹地观看,鲁班师傅也目瞪口呆;)雕镌始就,奇劂仍加;(树桩粗坯雕刻刚完成,还要用刀凿精细修整;)平鳞铲甲,落角摧牙;(削出鱼龙的鳞片,铲出龟鳖的甲纹,雕出麒麟的叉角,刻上虎豹的尖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一层层有如彩纹织锦,一片片又如真切的山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草木纷披,笼罩在散乱的烟雾云霞之中。)”
庾信眼界宽广,思路开阔,善用形象夸张的语言,鲜明的对比,生动地描写出了各种树木雄奇的形态。使人读后易产生感动与联想,对后世的《枯木竹石图》和盆景枯桩的艺术雕刻,无疑产生重大影响
类似的枯树在庾信诗赋中屡屡出现,而且常或多或少地起着象征怀抱迟暮空虚心境度日的作者自己的作用。这样的枯树意象,历史性地看,就能看出它们同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庾信推出的枯树意象,与更早的庄子思想,枚乘的《七发》、刘胜的《文木赋》融为一体,遂为以后的文人所继承。
唐代钱塘人褚遂良(596—659)35岁时创作了《枯树赋》书法作品。
宋代岳珂创作了
《诸遂良枯树赋帖赞》:“开禧之元,予仕军庾。偕朋命驾,尝即甘露。慨怀海岳,赋诗吊古。朅予再来,乘轺兹土。复登多景,用得斯赋。江山几案,风月樽俎。俯仰迹陈,卧临意寓。维赋之作,自庾开府。殷叹婆婆,桓怀雄据。染翰行墨,自唐摹褚。苏印储录,魏藏米谱。后百余载,见我诗句。又二十年,真迹斯睹。地有显閟,物遂散聚。抑人与对,非鉴奚取。独惭予者,莫踵遐武。谁其后先,传此缣素。朝猿暮鹤,秋霓春雾。是书其存,尚想吞吐。”
1930年,溥儒创作了《枯树赋》绘画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