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或许是因为受到家中老人的熏陶,我从小就对盆景与奇石情有独钟,上大学后也慢慢对书法和国画山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年后有了条件,更没事就开车带着家人和爱犬游山玩水;似乎一切都跟“山水”有着不解之缘;常自问“其中缘故和内在联系”,但一直不明所以。。。早些年常跑灵璧、徐州一带“淘石”,遇到过不少当地玩石的朋友也包括一些圈内著名人物,经常谈到对奇石尤其是山形的品价,听久了有时也不禁莞尔失笑;我跟他们讲:要学会分辨和鉴赏好的山形,一、必须多出去游历、多看多品天南地北祖国大好河山,明白“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道理,千万不要守着家门口那些“小土包”闭门造车。二、多读多看那些历代优秀传统山水画,琢磨、品悟其中的意境、气势和布局奥妙,这对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很有帮助!从某种角度来讲:不懂得品味中国传统山水艺术,就很难真正彻悟“奇石-峰”。。。。。。 两年前,终于下定决心搬离热闹的城市,举家来到九华山下居住。或许是因为没有了灯红酒绿、朋来朋往的喧嚣和繁杂,整日在佛国圣地的青山绿水之间徜徉,感到格外的安逸和闲适:门前翠竹清流之畔品茶、望山、读书、观云、思索;屋后旷渺清寂的深山茶园竹林中独自漫步沉思;慢慢地,一切变得清晰起来。。。 下面就谈谈我个人对中国传统山水文化、艺术以及“奇石”鉴赏的一点理解、感悟和总结,欢迎大家指正、补充和探讨: (一)中国文人的的山水情节
从古至今,文人们寄情山水,是在寻找生命的归宿,在山水中慰藉自己的生命与心灵。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山;水灵动变幻、温顺柔媚,属阴;山敦厚挺拔、稳重沉静,属阳;水依偎大地,山向往天空;它们相互依靠、又迥然不同,使得人们永远都在对比它们:在文人眼中,水有着阴柔的美,而山则代表着刚强的一面。当你焦躁时,你可以触摸水的妥帖;当你忧郁时,你可以来汲取山的耿介;其实山与水都是有灵魂的,而这些灵魂只有那些靠近它们的文人才懂得。。。。。。“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指出:“大抵登山临水,足以触发道机,开阔心志,为益不少。。。。。。”自然界蕴涵着无穷的魅力和深刻的哲理,人们在自然界中辛苦劳作,繁衍生息,领受自然的恩泽,感悟自然界的真谛:
许多文人寄情于山水,是因为山水的启迪使他们性情清灵、文思泉涌:陶渊明归隐田园,才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受;王维夜居山间,才有了“明月山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名句;白居易江边看春日初升,才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古流传。 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写山之中有寄寓,在那些对自然山岭的叙说之中,暗喻了多少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在哲人眼里:山水是哲理的凝固,是人生的外化;登山临水,足可透视宇宙奥妙、参悟人生玄机;而对于文人墨客而言:山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他们行其所行,得其所得,乐其所乐;或登山临水,览花草,观鸟鱼;或结庐而居,隐逸山林,释放本性常态,畅达超脱闲情。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其内容都是一脉贯通的,那就是归趋于大自然,在大自然的山水画境中寻求精神的升华。。。。。。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蜀都赋》,班固的《两都赋》及张衡的《西京赋》、《南都赋》等。在那些赋文中,文人们通过赞美和歌颂天子林苑和京城都会等地的山之崇高、河之流远、物产之丰美,来表露出对当时社会和政治的肯定。他们对山水的寓意不是为君主歌功颂德,而是自身情趣的一种表达。正是在那样的情况下,自然山水才真正进入普通人们的精神生活层面,变成一种生活的情趣、一种人生的态度。正所谓:清静闲处,养志存神,尽享闲情逸致。晋代王羲之的《兰亭序》云:“散怀山水,萧然忘羁。”诗句点明了山水形象唤起的审美情趣,已经超越了耳目的感官享受,是进入自然生命之精神韵味的心领神会,彻悟到了永恒的生命本源之“道”。。。。。。 魏晋时期的稽康在山水之间“俯仰自得”,陶渊明“性本爱丘山”,陶弘景以“山中宰相”自居,竹林七贤的放浪行骸,《世说新语》的崇尚清谈,《兰亭集序》的纵情山水,构成那个时期特有的山水情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读着这样简淡清新的文字,我们仿佛能体验出“山中宰相”那份从容自得的高逸情趣。“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与君”。这种流连山林、回归自然的风尚,对后代文士的人生取向和美学品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从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苏轼的《赤壁赋》、徐霞客的游记,以及袁宏道的“性灵”文字与张岱的山水小品中,都能看出这源远流长的雅人高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