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盆景文化史料的思索与领悟1-5 1、 孙中山“兼涉树艺” 1894年1月,孙中山写了一篇八千多字的《上李鸿章书》:“文之先人躬耕数代,文于树艺牧畜诸端,耳濡目染,洞悉奥穴;……文游学之余,兼涉树艺,泰西农学之书间尝观览,于考地质、察物理之法略有所知。每与乡间老农谈论耕植,尝教之选种之理、粪溉之法,多有成效。” “树艺”一词,自古有之。《周礼》:“以教稼穑树蓺。”《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荀子•子道》:“耕耘树艺”。三国魏阮籍《东平赋》:“树艺失时。”章炳麟《代议然否论》:“山林场圃不自树蓺者不得有。” 树艺,可以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但通常指的是以木本植物材料,按照所要造型的要求,通过绑扎、牵引、修剪整形等方法,结合了栽培技术和园林盆景艺术,最终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的技艺。 由此我们知道,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躬耕数代”,又“兼涉树艺”;在论述中国欲强大时,又强调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将树木植物的种植、培育,提到关系于国家强大的高度来认识。 2、钱学森谈盆景艺术 1958年3月1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谈园林学》文章,此文章的构思似乎可以看成是钱学森对园林与盆景学科进行思考的起步? 钱学森逐步完善了他对园林与盆景的定性、定量的科学方法分析,让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国园林与盆景艺术进入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创建了新的园林与盆景艺术的理论。他科学地界定了盆景艺术的概念:“是祖国的珍宝,有几千年的辉煌历史。”“是更高一层的”艺术。科学地提出了中国盆景与园林、建筑、环境科学“它们本来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割”。科学地提出并论证了中国园林与中国盆景“是我国创立的独特艺术部门”;科学地研究、分析,界定盆景为园林空间第一层次的方法。 3、 陈俊愉与盆景理论 1996年,陈俊愉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总述》中指出:“无数考古事实说明,中华先民在远古时代就有当时居于世界前列的作物栽培技术和高超的审美能力。如在浙江省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掘出约7千年前刻有盆栽植物的陶片;”这就从理论上为中国盆景的起源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观点。 2005年7月31日,陈俊愉在李树华的《中国盆景文化史》序文中写到:“盆景是花盆中浓缩加工的小型园林美景。它是有生命的艺术品,是花木栽培技艺和造型培育之有机结合。 4、 胡运骅 韦金笙与盆景学科 1993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盆景》,1996年版《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盆景》,胡运骅、韦金笙等专家参加编写了有关盆景内容的全部条目。如前一部书中条目有:盆景、概况、类别和制作、树桩盆景、山水盆景、盆器和几架、题名与陈列、风格和流派;后一部书中条目有: 盆景-胡运骅; 历史-韦金笙; 盆景分类-胡运骅; 盆景风格流派-胡运骅; 盆景创作-潘仲连; 树桩盆景制作-潘仲连; 蓄枝截干-陆志伟; 金属丝整形-潘仲连; 棕丝整形-韦金笙; 树干雕饰-邵忠、 根部修饰-邵忠; 丛林式盆景制作-胡乐国; 水旱盆景制作-赵庆泉; 山石盆景制作-汪彝鼎; 盆景的养护管理-陈皓; 盆景盆-徐智敏; 几架-徐智敏; 盆景陈设-韦金笙; 盆景题名-贺淦荪; 盆景展览-韦金笙; 盆景品评方法与标准-韦金笙; 盆景销售-韦金笙; 由此,我们也知道,盆景学科的位置已经正式被编入在农学-观赏园艺之中。 5、 盆景的批评与评论 近几十年来,陆续出版了数百种介绍有关盆景内容的著述与刊物、论坛,说明盆景是得到了重视与发展。但还不能因此就说盆景受到社会一致评价或欢迎。 盆景的兴起发展,有正面的推动介绍,就一定还有另一些谈论声音在伴随着盆景的远行。一种仅仅在圈内或爱好者人群中流行的艺术,其生命是脆弱的,只有被更多的人关注谈论的“东西”,那才会有健康的生命力。这些谈论,在不同的年代里,在不同的心境下,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以完全不同。世间事物,也有的如宋人词句:“何故闲来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倘若各界人士的评论或对于盆景的批评,能帮助促进理解,有所启发,那不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